|
|
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已经下降,从2004年的15.5%降至2005年的9.5%。这个最新的统计数字,令持“中国威胁论”的人们感到尴尬,此前他们经常声称——一年来油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持续饕餮。
6月30日,世界能源巨头BP(英国石油公司)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联合发布了重要报告,分别是《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
“2005年国际油价在2004年基础上继续高涨,指责中国需求推高国际石油价格是‘不公平、不全面’的。”BP中国总裁德开瑞说,“在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显著下降,从2004年的17%降至3%,而世界石油价格在过去的一年却上涨了40%。”
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则揭示了2005年成为世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第三个年头的真正原因:“紧缩的产能,极端的气候,中东持续的冲突,其他地区的内事纠纷以及金融投资者对能源日益增长的兴趣,它们综合起来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上涨。”
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北海布伦特原油在2005年全年的平均价格达到了54美元/桶。《BP世界能源统计2006》显示,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名义价格在2005年均达到创纪录水平。BP分析认为,发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风险的担忧,而剩余产能的紧缩使得市场担忧被放大,并非市场供应上存在真正短缺的问题。
“尽管能源价格上涨,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实际的供应短缺并未出现。”《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中的数据表明,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62年。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能源资源将在未来被发现。
而在德开瑞看来,降低石油价格的最佳途径就是消除在上游生产增加投资的障碍,同时让消费者对油价信号做出反应;换言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德开瑞相信,在上游增加投资,从而拥有充足的剩余产能,将使人们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所带来的挑战。(来源:北京晨报作者:李隽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