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6年6月,微软管理层一行5名专家飞抵林城,专程对贵阳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项目考察。微软二次登陆林城,把目光投向林城高等学府。10天之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协助建设贵阳学院软件分院的《建议书》及相关附件传至贵阳学院。
时间回放到2002年6月,美国微软总部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一份旨在推动中国计算机教育事业和提升整体研究水平,特别是共建软件学院,培养高端软件人才,一起打造中国软件“黄埔军校”的“长城计划”。四年后,微软与中国高校联袂进行微软课程教育并建立软件分院,贵阳学院成为目前全国惟一的合作高校。
在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关注和力促下,“长城计划”延伸至西部的贵州贵阳,微软登陆贵阳学院,其抉择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十一五”期间,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导,“数字金阳”的核心工程和“数字贵阳”的基础工程要全面完成,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每年提高20个百分点,信息产业规模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0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的10%左右,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信息化功能指标达到全国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构建起“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由省市共管以贵阳市人民政府为主举办的贵阳学院,有7个学科门类30余个本科专业支撑,而工科、理科则是其主打学科门类,贵阳市政府投资6个亿,按照新一轮城市大学“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基本范示精心打造的贵阳学院已现雏形,且品质优良。
二
根据微软总部的高层决策,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将协助贵阳学院建设软件分院,并授权贵阳学院软件分院为“微软课程教育基地”,以促进贵阳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立足于贵阳实际的软件人才。
微软与贵阳学院的合作,经几番磋商达成的共识是:多层面多方位合作,在培养IT人才、软件架构师、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精英、微软国际认证培训与考试等方面,与“数字贵阳”的产业需求相适应,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平台上着力于学科专业方向的深度合作与长远企划。
微软与贵阳学院起步阶段的合作内容主要有:
微软向贵阳学院提供微软方向的全套教学方案及教材。授权贵阳学院软件分院在2006级新生中按照微软提出的筛选标准,擢拔具有良好素质的48名学生组建“微软课程实验班”,四年在校期间采用微软课程为主要IT专业课程,按照微软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系统培养。为确保质量,构建特色,铸造品牌,微软课程实验班将实行“末位淘汰”和“拔尖补进”制。从第二年起,微软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那些成绩优异或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拔尖学生。
微软向贵阳学院提供网上社区专家答疑,在线解析微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微软技术专家每年两次到贵阳学院举办专场技术演讲,介绍当今时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发展动向,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营造学习和研究的氛围。微软贵阳技术中心提供教师支援或参与教研活动,并为微软课程实验班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帮助他们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使毕业的学生具有“零适应期”特质,一上岗就具备良好的技术起点。
微软于第二年起协助贵阳学院软件分院按照省级实验室标准建设软件技术实验室,捐赠100套供教学和技术讲座使用的快捷软件开发工具,遵循微软教育联盟计划相关条款精神,利用微软技术优势提供先进的软件教学和科研环境,为贵阳市软件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强调应用”为主题,协助贵阳学院的“数字校园”建设并使用正版软件。
三
微软授权贵阳学院软件分院为微软课程教育基地,意味着微软将进一步授权贵阳学院软件分院设立立足本院面向社会有区域覆盖面的微软国际认证考试中心,赋予“基地”应有的功能内涵,使其名实相符。微软提供的课程中部分带有全球90多个国家认可的微软IT专家认证。如果通过了考试,学生即可获得微软国际认证证书。获得微软专家认证资格即意味着,微软承认其已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运用微软产品或技术为企业单位中的商务活动提供所需解决方案。在全球IT业界及相关人才市场,颇富影响和权威的微软MCP认证,俨然是一块金字招牌。
闻名全球的微软二次登陆林城,贵阳市人民政府把这项合作纳入政府行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催生了贵阳学院软件分院及微软课程教育基地,促成微软与贵阳学院的双赢合作。
作者:周贵发 喻成玮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