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王守桢
年龄:69岁
住址:鼓浪屿
身份:篆刻家、厦门大学退休教师 展示理由:50年的篆刻生涯里,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名人、院士、政要等上百人刻过印。今年4月,连战一行到厦门访问时,厦门大学赠给连战夫妇一套寿山石印章,就是他篆刻的。
今年4月19日,连战一行到厦门访问时,厦门大学赠给连战夫妇一套寿山石印章。印章采用福建著名寿山石中名贵的芙蓉石篆刻而成,该芙蓉石是厦门大学专门到福州挑选而得,石头细腻、纯正,显现出少有的红、黄色泽,通体温润,上方的石狮子雕工高超,是上成的芙蓉石。
而这套印章正出自中国著名篆刻家王守桢之手。王守桢用了两天时间来酝酿、构思如何在印章中表达出连战先生的精神,经过几次初稿,最后决定将篆书中所有的方形字体篆刻为圆形,寓意连战大陆行圆满完成,两岸圆满统一之意。
王守桢是厦门大学退休教师,少年自学篆刻,后师承中国篆刻大师钱君先生。自年至今,从事篆刻50多年,刻章无数。曾先后为彭冲、费晓通、赵朴初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名人、院士、政要等上百人刻印。
年少时,王守桢看见路边有人在雕刻,就有了兴趣,回家后自己也琢磨着雕刻。当时没有人指导,完全凭着自己的爱好在雕刻。1958年,王守桢在《文汇报》看到一枚印章,署名为钱君,该印章还配有先生的指点该有多好。于是王守桢把自己的作品寄给文汇报,希望能转给钱先生。
10天后,钱先生回信了。那时王守桢已通过各种途径和钱先生联系了5年未果,一心希望听到钱先生的称赞,没想到,打开信件一看,自己的作品却被钱先生批得一无是处。钱先生还说,王守桢必须尽弃前功,从头学起。于是,王守桢用了6年时间改掉前5年的毛病,因此,他学篆刻11年时间,还在原地踏步。
后来,王守桢的作品就经常寄给钱先生请他指点,这对他的篆刻功底有莫大的帮助。几十年过去了,靠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苦练,王守桢成了中国著名篆刻家。他的印集《王守桢印存》也得到各界名家的认同,赵朴初还为该印集题字。
王守桢退休后就在厦门老年大学开篆刻课,他将自己平身的经验和篆刻知识奉献给学校里的老年学员。为纪念厦门特区开放二十周年,他倡议学员集体篆刻了《厦门改革开放大事记印谱》,其后学员又篆刻了《书画闲章选刻》,现在两本印谱都被厦门档案和香港中央图书馆收藏。早报记者周长锋文/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