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本报通讯员 李墨飞 杨鹤松 本报记者 黄伟清南京海事局位于南京市狮子山下,下属8个海事处、4个执法大队,管辖长江南京段98公里的水域。该局2000年12月18日成立以来,连续四届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两届被江苏省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持续保持“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达标单位”称号;今年,南京海事局党委再次被南京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今年6月9日,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在给该局的文件中批复:南京海事局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为南京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思路开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意识强。
牢记职责,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为天职
他们深知,没有水上交通安全,就没有海事事业的发展。2003年7月,南京海事局积极参与《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成功地打造长江南京段“水上高速公路”,满足了沿江企业“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货运需求;2003年10月,当时全国内河规模最大的水上搜救防污综合演习在南京举行,巡航搜救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多年来,南京海事局多次开展小型液货船、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辖区海事违法行为的发生。南京海事局成立五年多来,长江南京段水上交通事故量逐年下降。2005年,水上交通事故件数与同期船舶流量之比仅为万分之0.36。事故件数比2001年下降了66.7%。
践行宗旨,视优质服务为己任
他们积极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理念,为南京长江航运提供安全保障,为南京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多年来,南京海事局出色完成了南京长江二桥、“西气东输”管道穿越长江、扬巴工程建设、新济洲1200户居民大转移、长江三桥、京沪高速铁路桥、南京过江隧道及长江四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施工期水上维护;2005年1月1日,南京海事局正式发放了全国第一张船舶IC卡,大大缩短了船舶办理进出港签证手续的时间;南京海事局与江苏省气象台签订了“互联网气象远程终端服务协议”,每天定时为港航单位和过境船舶提供气象服务;2005年3月1日,南京海事局根据市政府公告,成功实施大胜关水道禁航,为保护居民饮用水源地、为河西地区综合开发和十运会的圆满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人为本,视队伍建设为根本
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2002年5月在全国海事系统中首创“海事能力学校”,组织全局职工轮流脱产参加素质培训,提高职工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江苏海事局组织的职工业务技能竞赛中,南京海事局获团体总分第一;他们向社会聘请了78名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他们在江苏海事系统率先设立“职工廉政保证基金”,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2005年,行风社会满意率高达92.49%。
文明共建,视海事文化为载体
他们全面推进“安全、畅通、文明”长江南京航段创建工作,开通了“025—12395”24小时服务热线。全局职工自发捐款,在全国海事系统率先设立“海事救助基金”,为遇险船舶提供救助;今年,他们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就近结对、共建共赢”的思路,联合100家港航单位,共同举办“百家单位共建百里‘安全、畅通、文明’航段”的活动;今年6月,他们联合相邻水域的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等11家海事部门,共同举办为期半年的《海事一家人·南京艺术节》,长江南京段初步形成“百家单位齐携手,水上监管一家人”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南京海事局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他们将努力适应新时期航运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与国际海事管理水平接轨,朝着“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南京富民强市的跨越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