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干部离岗招商孰是孰非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陕西关中某县和江苏北部某县相隔很远,但经济相对落后的两个县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行政措施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大跨越”。 为此,两县今年都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三三制”:要求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离岗招商,三分之一干部在单位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干部进行招商服务工作等。
这种“三三制”并非个别现象,《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在多个省市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大赛中,让党政干部大面积离岗招商之风正越刮越烈。招商引资成为一些地方干部的“中心工作”,基层干部为此困惑不已。相关专家则认为,大批干部离岗招商之风,说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积极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这种“微观介入”和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格格不入。
层层加码的“招商总动员”
陕西关中某县今年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都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各单位每月5日前要上报招商进度,同时分行业成立了9个招商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一名县级领导带队,实行“流动叩门”招商,小分队的开支均由财政承担。
这个县招商局局长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去年县财政收入为6250万元,其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本地两个大企业,可见项目带动战略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加快招商引资是缓解财政压力、富裕地方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江苏北部某县同样有此体会。这个县地处江苏北部,拥有耕地130万亩和80万农业人口,近几年经济发展指标排在全省倒数之列。为改变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要求干部自加压力,将80%的精力用于招商引资,用于引进、洽谈项目。今年全县计划通过招商引资为主的方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比去年增长77%;财政收入4亿元,比去年增长61.3%,实现“跨越式”发展。
《瞭望新闻周刊》5月下旬在这个县采访的3天时间里,遇到的县级领导、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几乎都在忙于跟客商洽谈项目。接待客商的间隙,县长有些无奈地说,“像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要靠干部、就要靠压力。今年市里给我们县定的招商引资任务是30亿元,摊到我个人头上的任务就是1亿元,我们大家都有压力,但我们有信心完成。”
为什么一定要让干部离岗招商?一位县领导这样向《瞭望新闻周刊》解释:不这样做没有办法呀!现在发展的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把招商的任务分解到每个单位、每个人头上,我们的干部就没有压力,招商引资工作就不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这位县领导说:“事实上这是我们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大家习惯了也就好了。如果我们不走出去邀请客商,人家就不能感觉到我们的诚意。许多时候邀请一次不行就再去第二次,去的次数多了就能够感动客商,我们的许多项目就是这样跑了很多次才引进来的。
招商政绩成为考核“重要杠杆”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制定了个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奖励政策,如一份山东某县的个人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中就规定:“凡提供招商引资信息的个人或单位,项目落地后,按实际到位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总额的2%~3%给予奖励”。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招来一个1000万元的项目,个人最高能够拿到30万元的奖励。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基层干部并不是很看重这些“利诱”,他们认为能够拿到这些“奖励”当然很好,但大部分出门招商都是无功而返,这些奖励对他们来讲“比中彩票大奖还难”。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干部一个个走上离岗招商之路呢?《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将干部考核与招商成绩相挂钩的“土政策”,把许多干部“赶出”家门去招商。
某县林业局一位干部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现在看一名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主要是就看他的招商成绩,想评先进要有招商成绩,想提拔更要有招商成绩;否则会被“一票否决”。
更有一些地方直接把干部选拔中将招商成绩量化,某县一名领导在大会上公开讲,想提拔副科级的,至少要完成150万元的引资任务,想提拔正科级的,至少要完成300万元的引资任务。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干部,不提拔、不重用。
记者还发现,在一些地方编辑的“招商动态”、“招商简报”中,更直接将每个部门出门招商作为“报道重点”。一名基层干部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谁出门招商,领导都会看在眼里。这在无形中对没有“走出去”的干部形成心理压力。这种“比、赶、超”的氛围,让党政干部大面积离岗招商成了许多部门的日常工作安排。
河南某县还明确规定: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负责人出门招商实行备案制,县委、县政府逐月检查通报其外出招商、洽谈合作、引资情况,连续两个月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要向县委、县政府说明情况;连续三个月没有实质进展的,对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黄牌警告;连续半年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责令其辞职。
优惠政策无底线比拼
几乎每个离岗招商干部的手中,都拿着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红头文件。《瞭望新闻周刊》发现,各地的优惠政策大赛的背后,是在土地、资金、资源等方面付出越来越多的“隐性代价”。
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帜下,争相在地价、税收、电价诸方面进行无底线“优惠比拼”。江苏某工业园的一位负责人说,当地一亩地的开发成本,包括拆迁、九通一平等费用在20万元左右,而园区卖给企业的用地每亩价格不超过5万元,有的甚至是白送。地价“倒挂”缺口由财政补贴。一位在某工业园区工作达6年之久的干部说,对于投资大的项目,园区可以白送用地,甚至还免费提供勘探、打桩。
在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被地方优惠政策架空。各地名义上实行“五免五减半”,私下均以奖励的方式变相将部分地税返还给企业,以此招徕投资。上海某高科技园区就曾开出“所得税10年全免,免税期以后税率优惠15%”“免征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条件。山东某县明文规定:对注册1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从纳税年度起,前两年按上缴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100%作为技改资金奖给企业,后三年按上缴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50%作为技改资金奖给企业。
福建省一位官员指出,各地优惠政策大比拼的结果是恶性竞争加剧。福建某地与邻省在争一个电解铝项目时,邻省给出“超低”电价,每度电2角1分,远低于发电成本。福建的这位官员说,这样的财政“窟窿”我们补不起,只好放弃。
一些离岗招商的干部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实际上只要愿意上门投资,客商提出任何条件都可以谈。不怕让利给你,就怕你不上门投资。还有一些出门招商的干部公开宣称,对于上门投资的客商,不仅白天提供优质服务,“晚上也要负责保护客商的安全,不干预客商任何形式的‘私生活’。”
《瞭望新闻周刊》调查时发现,个别企业利用这类优惠政策进行圈地、套利、污染转移等。记者在内地某县看到,该县引来一家化工企业,这家企业每年向地方政府上交100多万元的税收,企业本身一年利润约1000万元。但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在就是花上几千万,也恢复不了原来的生态环境。
是政府“新职能”还是政府“越位”
《望新闻周刊》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基层政府领导在对这种“离岗招商”表现出无奈心态的同时,也认为处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动员党政干部外出招商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较好手段,是政府职能的“新定位”。
陕西一位基层干部的话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重点是要像东部发达地区原来起步阶段一样,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当前推广“离岗招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必然也要消耗土地、消耗资源,甚至牺牲一些生态环境。
某县一位领导总结出离岗招商的“三大好处”:一是让干部开阔了眼界,在对外交往中提高了水平;二是让招商工作“倒逼”政府部门改善机关作风和服务水平;三是确实能够招来一部分项目,缓解了地方上的“项目饥渴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瞭望新闻周刊》就地方政府的招商冲动甚至鼓励干部离岗招商的问题请教了复旦大学教授张军、西安交大教授李香菊、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丽霞等专家,归纳他们的观点如下:
一、大批干部离岗招商是政府职能越位而不是职能的“新定位”。
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值得肯定,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要参与到微观的经济活动中来,恰恰相反,“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的退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
一些专家意味深长地指出,这么多官员离岗招商,而地方政府机构如果仍能正常运转,说明地方政府冗员太多,行政体制改革人员分流仍有巨大的空间。与其让官员离岗招商,还不如痛下决心深化改革,鼓励政府官员到中介组织、到行业协会去。
二、大批干部离岗招商,容易造成“眼睛向外看”,本地的民营资本反而被屏蔽、被忽视。地方政府在按照市场规律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体制创新,改善创业环境,扶持当地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把更多老百姓的储蓄变成投资。
三、要建立科学发展观下的约束机制。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不断加码,甚至让大批党政干部放下日常工作离岗招商,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政府行为还没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与约束机制,这也是中央政府调控政策在一些地方遭遇阻力的深层原因。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来管理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这也是今后行政体制改革需要研究和突破的一个难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