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三市是全省的科技、教育和文化资源聚集区,工业走廊地区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却很不均衡,三大城市的发达与周边地区的落后并存。因此,应该统筹发展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的重点
一为重大项目搞好人才服务。 要围绕规划的开发实施,加强分析预测、工作协调和超前服务,着重搞好项目运作人才、项目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专业人才和熟悉国际惯例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确保项目的快速实施和健康发展。
二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要紧紧围绕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上向这些产业倾斜,着重开辟人才向启动区流动的“绿色通道”,努力实现优秀人才向主导产业的集聚。
三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人才服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的县域经济落后,人才缺乏是最重要的制约。要着力搞好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熟悉市场经济的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四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服务。要根据民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打破各种限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努力为其培养人才、输送人才、集聚人才。
五要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大部分工作,应当是提高工业走廊地区的全民文化素质。如周边学校的师资培训、农民再教育等。
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原则和建议
推进人才资源共享,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途径,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人才平台,已经是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人才开发的进程中,应该遵循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惠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要在发展事业的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就必须大力进行人才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应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培训工程,保证经费来源。要探索中央与地方相关院校相结合,走出去学习与请专家讲座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境)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等多种有效的培养途径,加快各类人才培养步伐。要围绕开发重点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和落实学习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经济发展区域。
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把人才置于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考察,以实绩和贡献大小来衡量。要按照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分别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做到客观看人、公正评人、准确识人,最大限度地把人才集聚到发展的历史任务中来。
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传统习惯,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特点,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在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上,要继续完善现行的科学制度,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任用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那些经过市场检验确有创新才能、业绩突出的优胜者选拔到经营管理者岗位上来。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上,要依据成果、贡献和能力,确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要健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废除职称终身制,打破论资排辈,使确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
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和实行有效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政策,使人才价值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使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对党政人才,要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坚持以经营业绩为核心,推行年薪制,探索试行股权、期权激励办法,使其贡献与收入紧密挂钩;对专业技术人才,要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以此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深化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打破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等体制性障碍,要树立“不惟所有、但惟所用”的用人观念。特别是要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要加快建立开放统一的人才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佟光霁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胜利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