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7月3日电(记者邓玉山)日晕如虹,乐声悠扬。2006(丙戌)年公祭伏羲大典3日在“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隆重举行,5000余名华夏子孙共同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上午9时50分,天水市伏羲庙前红灯高挂,龙旗飘飘。 伴随着代表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共同祭奠的34声鼓响,公祭大典正式开始。来自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齐聚伏羲广场,追思共同的祖先。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膺恭读祭文后,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表演了大型祭祀乐舞《追远怀祖》、《秦州夹板》和《天鼓玄音》。三章乐舞分别采用传统宫廷乐舞以及天水民间独特艺术形式夹板和旋鼓,追颂伏羲功德,表达敬仰之情。乐舞结束后,祭祀代表向伏羲庙敬献花篮并参观伏羲庙,台湾“送土团”代表还将一盒台湾黄土留存伏羲庙。
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表示,中华文明始于伏羲,许多台湾同胞专程赶来,就是为了寻根问祖,祭奠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以此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伏羲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距今8000年的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据史料记载,伏羲位居三皇五帝之首,画八卦,造书契,制嫁娶,教佃渔,肇启中华文明。祭祀时间定在9时50分,就是彰显伏羲的“九五之尊”。
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始建于明代的天水伏羲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场所,民间和官方祭祀伏羲活动更是绵延两千余年不绝。
天水市政府于1988年恢复公祭伏羲大典,此后每年举行一次。2005年,祭祀活动升格为甘肃省政府主办,并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