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古称“弦管”。早在唐朝,就有“指方舟以直上,绕长河而屡回,弦管铙拍,出没花柳”的记载。最早将南音的专称用于书名的是1914年在台湾刊印的《南音指谱》。
渊 源
福建泉州是南音的发祥地。 唐僖宗年间(公元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将玄宗时期形成的“大曲”带入福建;五代十国时期,随着之前南下泉州的中原乐舞开始发生变化,南音在泉州奠基;北宋时期,泉州成为对外贸易重要港口,经济文化更为繁荣,受到宋代填词、唱词者的影响,泉州弦管脱离陪衬地位,形成独立的创作曲牌,出现了许多与宋词牌名相同的词曲,如“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演奏方式;元代,以戏剧人物故事情节为散曲表现题材的弦管曲词成为主流,南音也进入高度成熟的时期。
明清两朝是南音鼎盛、远播的重要时期。明代中叶,泉州弦管开始随商人足迹远播海外。到了清初,泉州弦管已集曲成套,形成套曲,同时创新器、乐、曲,形成大谱。泉州其时已是弦管鼎盛,馆阁林立,名家辈出。
特 色
据专家介绍,泉州南音有三大特色。
第一大特色是古,但古而不稀,数量很多。不但有纯器乐曲的大谱十三套,又有属于声乐的散曲两三千首,还有声乐器乐相结合的“指套”四十八套,形成了一个庞大丰富的完整体系。
宋元以来,泉州在南音音乐文化的大环境中,先后诞生了梨园戏、傀儡戏、高甲戏、打城戏和布袋戏“五朵金花”。南音则从梨园戏以及傀儡戏的剧目中,汲取了大量的唱段,作为它的散曲;又把其他著名折戏的成套联唱,吸纳为南音的套曲。南音哺育了南戏,南戏丰富了南音,繁衍出一个发达的戏曲家族。这是南音的第二个特色。
南音的第三个特色,就是流传面很广。南音随着中原移民进入泉州,又随着泉州人的足迹,流播到周边地区,并远播到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千百年来,在闽南语区域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南音文化圈。
发 展
如今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港澳闽南语地区的数百家南音社团,无不是泉州弦管的传承和发展。泉州民间南音活动千百年来盛传不衰,至今仍有各种南音社团500多家,遍及沿海和山区。1989年,南音开始走进泉州中小学课堂。2002年5月,南音“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南音的对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泉州南音年”,并参加“中法文化年”,将南音唱到了巴黎。千年古乐的魅力正打动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