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23日,林如奎大师、俞世英大师的作品将在百盛大厦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的《寿山石暨青田石雕精品展》展上亮相。该展览展出浙江青田石雕的领军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及其弟子马兵创作的精品60余件,福建寿山石雕俞世英大师及其子俞嵘作品70余件。 此次展览,既注重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成就,也关注年青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展品中还包括石帝田黄石作品50余件。
林如奎,1918年9月生于浙江青田。12岁随父学艺。其农作物题材的作品,既体现花卉镂雕的精湛技艺,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新的思想境界。代表作有《高粱》、《五谷丰登炉》等。《高粱》是青田石雕花卉瓜果传统题材推陈出新的佳作。1982年,他创作的《高粱》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985年,该作品被轻工业部定为工艺美术珍品,由国家征集收藏。1992年《高粱》被印刷成邮票公开发行。
俞世英,1948年12月生于福建福州。父母及两个妹妹均从事画漆艺术。他从小就接受父母的艺术熏陶。1962年进福州石雕厂,师从寿山石雕大师周宝庭,接受寿山石雕东门派技艺的训练,后学习西方素描及中国传统风格雕塑,并运用寿山石雕的创作实践。创作中能将西方素描和写实风格与中国传统雕塑工艺圆润、古朴、流畅的风格相融合,形成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作品取寿山石雕东门、西门流派之精华,擅长人物、花鸟、古兽等题材,钟馗、铁拐李、罗汉等仙佛题材尤佳。人物形象注重面部表情的刻划,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代表作有《佛山盛典》、《五子南瓜》、《十八学士》、《苏武牧羊》、《济公》、《和合二仙》、《钟馗》、《醉三仙》等雕刻技巧既有尖刀法的深刻、灵巧、剔透,又有圆刀法的深厚、凝重,衣着处理简练流畅,对比强烈而谐调,力求神形兼备而不落俗套。1990年寿山石雕《十八学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新产品一等奖。
俞嵘,俞世英之子。1978年生于福建福州。1998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随父从事寿山石雕创作。擅长人物圆雕、浮雕。继承寿山石雕东门派人物雕刻之精髓,又结合现代雕刻手法,作品风格清雅,他用现代雕塑的意趣、手法和充满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去表现人物的造型和人物的精神,代表作有《伏狮罗汉》、《浏海戏蟾》等。他的作品在技法上虽未如其父老道,却充分展现和反映了当代青年寿山石艺术作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追求真、善、美的健康心态。(刘灼)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