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可以像加州一样利用智力资源发展经济
前美国驻厄瓜多尔大使、美国安达高公司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美国商会亚洲事务特别工作组主席、美国文化遗产基金会访问学者……一连串头衔下的侯力威先生还有一个身份:陕西省人民政府国际高级经济顾问。
正如他的中文名字,这位高大魁梧的北美老头看上去很有“力”量感。谈起与陕西的结缘,侯先生愉快地回忆起了3年前的首次访陕。2003年,侯力威在西安参加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级经济顾问第二届会议,第一次“匆忙”接触,陕西给侯力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眼里,陕西是个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陕西人也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在侯力威看来,全球投资者的眼光不应只放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
“投资像一条‘细线’,只能轻轻地拉它,但不能用力地推它”,借用一句西班牙谚语,侯力威形象地说明了政府吸引投资,就是要施加这一拉力,从政策制定和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做好努力。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陕西更新的了解,告诉美国的朋友们,促成美国商会企业与陕西企业的进一步合作。
作为一个成功的公共政策专家,侯力威曾代表美国商会就亚洲问题在国会上作证,也曾协助过英国劳斯莱斯公司以独立电力生产家的身份进入阿根廷市场,以他在政界、商界的特殊身份影响着美国公司和商会对华投资的观点。
同其他学者一样,侯力威对陕西的教育优势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根据美国的经验,大学和学院是一个地区经济技术进步的“领头羊”。“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主要应看其智力发展能力,而不是便宜的劳动力”,侯力威说:“美国的硅谷与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相邻,大学教授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将知识转化为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陕西也可以仿照加州的模式,鼓励学院和新技术发明者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利用智力资源发展经济”。
自2004年起,美国已是陕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陶氏集团、应用材料公司、美光集团等美国公司已成为在陕投资最大的外方企业。美国企业与陕西的贸易合作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侯力威的答案是知识产权保护。3年前,他在给陕西省政府的报告里就提到了这一点。“要保证企业的专利权不受侵犯,良好的法律环境非常重要。对于外来投资者,政府一定要显示诚意,因为这关乎到未来经济的发展”。
在谈及去年刚刚出台的《直销法》时,这位美国安利母公司安达高公司的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回答得十分谨慎,“安利公司已将直销牌照许可申请递进商务部,预计将在年底之前获得批准。目前安利在中国的投资已达到2.2亿美元,下一步的发展和在西部设立机构的问题,要等拿到直销牌照后才能正式实施”。
加入安利公司使侯力威每年都有机会来中国,工作之余还能“研究我家族的历史”。他所说的“家族的历史”,是指家族和中国的一段渊源———他的曾祖父曾任清朝中国皇家海事海关成员,祖父1929年到1932年曾任厦门海关执行长官,死后安葬在鼓浪屿。中国对他来说,不仅是父亲出生的地方和祖父安葬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国家。
“我成长在中美冷战时期,当时我父亲就告诉我,不要相信宣传上所说的,中国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人民友好善良,要热爱中国、尊重中国。大学时我就想来中国看看。我父亲会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的。感谢安利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使我发现中国正如我父亲描述的一样”。
(本报记者 崔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