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丽普/文 本报记者赵海江/图
牛增慧:现年73岁,195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玉田报、唐山劳动日报记者,省委宣传部干事、办公室副主任、处长,河北日报副总编辑等职务,1994年退休。唐山大地震后,即到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直至1977年5月。1976年10月以慰问团秘书的身份随团到山东慰问唐山大地震中的伤员、感谢山东对地震灾区的支援。
“那些日子,我时刻都沉浸在感动中。 ”提起跟随慰问团到山东慰问被转移来的唐山大地震中的伤员、感谢山东对灾区支援的那20多天的感受,牛增慧老人是这样概括的。
唐山地震发生后,当时正在省委宣传部工作的牛增慧,以唐山人熟地熟为理由,向领导请求到唐山抗震救灾,并于7月31日到达灾区,直到第二年5月才从灾区撤回。牛增慧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并感受了灾区人民的“表情”:一开始是悲苦、无奈,但他们很坚强,很少有人哭出来,后来却哭了两次:9月9日毛泽东主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唐山人号啕大哭;灾区人民生活安顿就绪后,一直坚持在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战士陆续撤离唐山时,当地灾民与解放军战士难舍难分,唐山人第二次流泪。而10月份见到在外地救治的伤病员,又是另一种表情:牛增慧随团去山东的日子里,每时每刻、在每一个地方都是感动,在山东救治的伤病员流露出来的更是无限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从1976年9月底开始,省委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就组织了多个慰问团,每个团都是由省级领导带队,首先慰问了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部队。10月初,慰问团开始走向接收唐山伤病员的省份,每个省派一个团,其主要宗旨是6个字:慰问、感谢、学习。
伤病员受到“八路军待遇”
从7月31日到8月中旬,山东省沿铁路医院分108架次、18列专列共接收唐山伤病员14034人,除菏泽、聊城、临沂三地不通铁路外,全省49个县,247家医院都接收了来自唐山灾区的伤病人员。
山东方面介绍,得知唐山地震的消息后,山东省在22个小时内派出了863人的医疗队伍奔赴唐山参与救灾。7月31日接到卫生部通知后,马上又动员组织了892人、18个队的列车医疗队,上车接病人。另外,还从没有接收任务的县抽调了1300多名医护人员、组织了3000名赤脚医生加入到救治工作中来。
牛增慧以文字秘书的身份随慰问团去了山东,该团有19名成员组成,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纯性为团长,另有两名秘书、一名记者。在济南市集中活动以后,分成了三个小组,从10月6日到11月2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到达了烟台、青岛、济宁、泰安、枣庄、淄博、德州等地的31个县、140多个单位。牛增慧所在的小组先后去了烟台、青岛、德州等地7个县的44个单位。每到一个地方,都到病房看望伤员、召开座谈会,给伤病员送上一封慰问信,给收治单位送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
“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山东方面说的很少,很多情况都是我们的伤病员介绍的。”牛增慧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感慨万千,“除了医务人员的热情工作,当地老百姓对伤员的关心,也十分让人感动,他们把最好吃的东西送来给伤员,就像当年照顾八路军那样照顾、关心我们的病人。”
直到30年后,牛增慧还清楚地记得在山东慰问时听到的那些动人事例。他还深有感触地说:“我时常想,如果没有兄弟省市的救治,唐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失去生命,不知会有多少人落下残疾。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0名医生会诊一个病人
王海林,28岁,唐山松汀铁厂工人,在地震中下肢被砸瘫痪,转运到山东文登中心医院时,身上有28厘米的褥疮。在山东住院以来,他一直发高烧,有时达到41度。
医生都说他很顽强、很乐观,不管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做什么检查,从不吭声,他的口腔被高烧烂了,也坚持吃饭,将吃饭当成战斗任务。“山东人民这么照顾我,我的任务就是同疾病作斗争。”王海林的顽强精神也感动了所有的医生。
文登中心医院为治好王海林的病,成立了一个由2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小组,曾有12次会诊,人数最多的一次有90多名医生参加,这些医生有当地的、青岛的、济南的,也有来自北京301医院的外科医生。在治疗方式上,所有的方法都用上了,中西医结合,甚至一些土方法也不放过。赤脚医生轮流进行推拿、辅助治疗。需要毒蛇时,一个叫刘山仁的一下子抓来6条。乳山县白河滩公社的于新忠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为王海林试吃毒蛇……
两次手术医治女孩的腿
牛增慧说,唐山市粮食局王臣喜的女儿王立新也受到非同一般的关照。9岁的王立新右腿膝盖粉碎性骨折,到济南市槐荫区医院时已经愈合,但医生发现她的病腿比另一条腿短了2厘米。经过多次会诊后,医院决定再次给这个小女孩做手术。“当时,医生们的想法十分朴素,医生们说,一个小女孩,两腿不一样长,长大肯定就成了跛脚,不仅影响生活,还会影响以后找对象,所以,不能让孩子留下残疾。”在其他两家医院的支援下,又重新给王立新做了手术。
同样令人感动的是,医护人员都抢着照顾王立新,当他们知道王立新正在上小学二年级后,就利用工作之余帮助小立新学习,小立新穿的毛衣,也是医护人员给她编织的。王立新还会给医护人员唱样板戏《沂蒙颂》。
如果没有意外,当年那个9岁的小女孩应该早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正如医务人员所希望的,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