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四个优势节目集群
努力开创我台创新发展局面
内 蒙 古 电 视 台 台长:关方方
内蒙古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武永乐
2006年3月4日,在中国视协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春节晚会和春节文艺节目奖评”中,内蒙古电视台制作播出的2006年蒙古语春节晚会《吉祥欢歌》和汉语春节晚会《你好·内蒙古》分别获得了“好作品奖”和“最佳创作奖”。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我台的蒙汉语春节晚会已连续获得了全国春节晚会的最高奖,实现了“三连冠”。2006年4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指出:内蒙古电视台近几年的精品意识很强,电视文艺逐渐形成了有影响的品牌。专题文艺晚会和《蔚蓝的故乡》栏目已成为内蒙古电视台的两大品牌,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力量,努力打造更多的品牌节目,再上一个新台阶。2006年6月10日,“展示民族风情,打造电视品牌——内蒙古电视台文艺晚会综艺节目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文联、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仲呈祥、黄勇、王丹彦、黎鸣、张晓爱、黄会林、尹鸿、陆地、于丹、江则理、王长田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他们对内蒙古电视台近年来在文艺晚会和大型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领导和专家学者指出,内蒙古电视台的文艺晚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能使观众通过节目的欣赏,获得认识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净化,由快感升华为美感,值得大力推崇。同时,这些节目特别具有导向作用,它有利于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有利于文艺晚会等综艺节目沿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道路前进,有利于打造先进文化。所以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
几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电视台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通过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内蒙古电视台更加明确了新的办台思想,这就是: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发扬团队精神,创建学习型媒体,努力打造品牌频道和栏目,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5年到2007年,我台要在经营创收上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两个亿的奋斗目标。
节目是电视的核心。品牌节目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只有打造一批品牌节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我们的节目整体水平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一些节目的品牌影响日益增加,但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节目极少,这就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尽快打造品牌频道和品牌栏目,形成规模优势,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谓规模优势,即通过品牌化管理,逐步形成四大优势节目集群:一是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优势集群,二是文艺晚会和大型节目优势集群,三是影视剧的购置和生产优势集群,四是特色栏目优势集群。在做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精、深、专、特、活、快”六个字。“精”是指生产的节目必须是精品;“深”是节目要有深度;“专”是指按照系列化的步骤,专业化的设计来打造;“特”是指要按照差异化原则,坚持频道和节目的特色化定位,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活”是指节目形式要活,要在节目形态创新上下功夫,拉动收视,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快”是指要建立一个快速的反映机制,看准的事情要快速实施。
一、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搞活机制,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严格把关,提高质量,并要彰显特色,打出影响,形成规模。
据专家的调查分析,2005年全国观众对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喜爱率已名列第一和第二位。近年来,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越办越好,在区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蒙汉语《内蒙古新闻联播》、《晚间报道》、《都市全接触》等一批新闻栏目以其信息量大、权威性高、贴近性强和服务性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其中,我台历经52天的采访、策划、制作、播出的大型系列报道“党员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荣获了“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新闻类优秀消息奖”和“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两项大奖,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2006年,我台的“活力金三角”、“看东部崛起”、“说十五看变化”等重大主题性新闻报道系列项目,受到了自治区广电局局长奖励基金的隆重奖励。现在,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也越来越成熟,收视率越来越高。如《今日观察》、《法制专线》和《百姓热线》等一批节目在区内外多次获奖,已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观众收视群体。其中,我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今日观察》已成为区内外著名的品牌栏目,其图文标识已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近年来,《今日观察》已有9个节目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1个节目获自治区级一等奖。由于我台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逐步成为优势集群,所以,它对全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我台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集群在区内市场有着明显的竞争力,许多大的广告客户愿意在此类节目中投入资金。所以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也是我台创收最高的节目。而且通过打造,目前荟萃我台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新闻综合频道也已成为全台地面频道创收最高的频道。由于我台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逐步成为优势集群,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采制队伍也正在不断成熟,为此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增添了后劲。这支队伍对事业有一种无限地热爱和不懈地追求,他们团结拼搏,吃苦耐劳,能打大仗和硬仗,是一支经受过考验,信得过的队伍。在这支过硬的队伍中,仅2005年,就有四人被评为自治区广电局优秀人才,有一人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意义重大,生机无限,前景广阔。2006年,我们要继续努力,挖掘潜力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发扬团队精神,实行扁平化管理,专门在台编委会下设了新闻工作委员会,把全台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资源整合到一起,划归新闻工作委员会统一管理。现在,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人员召开的全台新闻宣传协调策划会,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实现了全台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资源共享和整体调配,避免了过去节目采制播出上的重复和浪费,大大提高了节目质量和工作效率。电视民生新闻自出炉以来,由于它的高收视率和高收视份额,所以在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的市场化突破上功不可没。通过精心打造,我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据统计,在内蒙古电视台2006年4月的节目质量综合评估排名中,《都市全接触》已排到了全台汉语地面频道新闻类栏目的第二位,《百姓热线》排到了全台汉语地面频道社教类栏目的第一位。
在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的艰辛历程中,我台的品牌栏目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2006年新年第一天,《今日观察》派出了七组记者赶赴内蒙古通辽、赤峰、兴安盟等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感受内蒙古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和潜在生机。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制作,《今日观察》连续播出了10期特别报道“走向新农村”,这组报道以超前性、体验性、服务性和指导性赢得了观众,强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新闻质量,从2006年开始,我台新闻中心全面推行了节目运作“流程制”和“打分制”。“流程制”就是根据增强可操作性和减少失误率的原则,把各科组的工作任务和环节进行分解,从而制定的一套工作程序。它突出了各项工作衔接的重要性,使工作程序更加顺畅。“打分制”就是在“流程制”的基础上,按照工作环节和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的制度。新的“流程制”、“打分制”改变了过去以数量为主的考核办法,更加突出了质量考核的重要性。这两种制度的推行,把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使考核工作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拉开了分配档次,实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2006年,新闻中心还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重点出台了《新闻中心关于深入基层采访的规定》。根据以上规定,中心主任、副主任全年带队深入基层采访30天以上,各栏目制片人和执行制片人50天以上,各栏目的记者90天以上。《新闻中心关于深入基层采访的规定》促进了记者“三贴近”的制度化,这个规定和“流程制”、“打分制”的有机结合,使我台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工作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近日,我台新闻中心荣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的“宣传内蒙古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作品三项大奖。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台还将开办《今日观察》和《法制专线》的周末版《这七天》,开办一档贴近性强的日播新闻板块节目《新闻天天看》,进一步开拓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大市场。《新闻天天看》将办成我台第一档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新闻栏目,从而使新闻综合频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所以说,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除了强化我台汉语卫视频道的新闻板块建设之外,还将为我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品牌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台将抓住这一大好机遇,集合自身和中央媒体优势,集中采制播出《光辉内蒙古》、《内蒙古新发现》、《内蒙古60年》等一大批新闻系列报道,在区内外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进而把全力打造新闻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优势集群工作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