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青啤和百年奥运
2005年8月11日,青岛啤酒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一个历经百年的中国品牌和历经百年的国际体育盛会终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一百年前,奥运会与青岛啤酒不约而同的涌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此,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诞生了。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虽然很多比赛场景今天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它毕竟打破了传统奥运会的局限,成为一次真正的国际体育赛事。
时隔7年,德国商人因瑞希•色伏特和他的同伴,在青岛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啤酒厂“德国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这便是青岛啤酒的前身。虽然诞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青岛啤酒却以其卓越的品质亮相世界舞台,1906年在德国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青岛啤酒荣获金奖,这也是中国啤酒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从此,来自东方的青岛啤酒开始了它的世界之旅。
1932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了由三人组成的代表团赴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虽然没有傲人的成绩,但中国人的身影从此出现在了奥运赛场上。此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着战争,国家的动荡并没有改变青岛啤酒一贯的国际品质。抗战胜利后青岛啤酒除销往华北、沿海长江等城市外,还一度远销海外。饱尝战乱的中国人发现,青岛啤酒代表的是中国人用不服输的信念,凭借优良品质和国货精品的概念,青岛啤酒受到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此前新中国奥委会并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在芬兰政府及友好国家的努力下,中国奥委会在奥运会开幕时收到了邀请,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上飘扬。谁也没有意料到,这支迟来的队伍日后会成为奥运赛场上的劲旅。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奥运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让青岛啤酒重新焕发了生机。青岛啤酒厂由青岛市政府接管,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曾经是纯粹西方文化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青岛啤酒,第一次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出口产品,青岛啤酒倍受国家重视。青岛啤酒找到了归属感,对未来充满激情的员工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1963年在全国评酒会上获金奖,此后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无数的荣誉接踵而至,让青岛啤酒更觉责任重大,青岛啤酒不仅仅是日常消费的产品,时代赋予了她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她成为了一个国家品牌的象征。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开始真正审视外面的世界,他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有立足之地。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又回到了世界舞台。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重返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零的突破让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展示于世界舞台。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开始酝酿扩建,为今后扩张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市场环境为青岛啤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青岛啤酒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在国际市场也屡有斩获。三次在美国啤酒大赛评比中获取桂冠,密西西比杰出质量金奖、布鲁塞尔大奖……一系列国际大奖让青岛啤酒名声大噪,也让青岛啤酒开始迈出管理国际化的步伐。规范管理的关键是要有透明的决策机制,上市成为了青岛啤酒的选择。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后青岛啤酒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内地首家两地上市的企业。
九十年代后期,青啤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大名牌战略”,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以“名牌带动”式的资产重组,率先在全国掀起了购并浪潮,被称为中国啤酒业“从春秋到战国”行业整合潮流的引导者。对购并企业,青岛啤酒推行“系统整合,机制创新”独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来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青岛啤酒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创造着奇迹。九十年代初期青岛啤酒率先在全国同行业发起并购浪潮,抢占了全国战略制高点。几年时间里,青岛啤酒兼并收购了四十余家啤酒企业。在并购的最初阶段,青啤都是先利用子公司品牌的本土优势站稳脚跟,而对于青岛啤酒主品牌的运用,他们则是慎之又慎。然而,慎重并不等于延缓品牌整合的速度。近一两年,人们已经明显感到青岛啤酒越来越快的品牌整合步伐,而这一方面的外在表征就是:市场占有率达到13%,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已经从 1997 年的 34.08 亿元增长到了如今的199.91亿元。
当其他的啤酒品牌还在探索并购道路的时候,又在行业中率先进行系统整合,已经开始用更高的战略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之路。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现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青啤人和奥运会一起成长,“更快、更高、更强”是他们的共同信念。奥运赛场上一次次升起五星红旗,雄壮的国歌一次次飘荡。从1984年中国代表团零的突破到2004年中国代表团创纪录获32枚金牌,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如同奥运的发展步伐一样,青岛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被称为“中国啤酒”。在历史的变迁中,没有改变的是青岛啤酒对品质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
时光隧道终于到了21世纪,历经沧桑的青岛啤酒又进入了一个创造辉煌的时代。面对新的百年,青岛啤酒有着一个凝聚着百年历史的梦想:把青岛啤酒打造成一个形似神像的国际化公司。青岛啤酒以“用我们的激情酿造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作为自己的使命,努力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共同的愿景,打造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大公司。
对于青岛啤酒而言,国际化就是一个远方的灯塔,一开始只能看到光芒,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了。2002年10月22日,青岛啤酒和世界最大的啤酒商安海斯-布希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青岛啤酒将在不同时间分三次向AB定向发行14.16亿港元强制转股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青岛啤酒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合作,此次战略联盟无疑将引领青啤步入国际化时代。2005年4月,美国啤酒巨头AB公司完成对青啤的增持,成为青啤最大的非政府股东。“单打独斗不一定能取胜,不如与国际资本建立战略联盟。”青岛啤酒公司总裁金志国先生认为。2005年7月青岛啤酒台湾工厂产品下线并面市,同月又成立泰国营销公司并在泰国定牌生产,为青岛啤酒实现低产低销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青岛啤酒”的品牌在国际上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但青岛啤酒还有更激情的梦想,他们清楚的知道,目前的成绩距离一个国际化品牌还远远不够。青岛啤酒努力展示其激情的品牌主张,2004年,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岛啤酒新标识已面向消费者。与此同时,青啤开启了国内啤酒企业体育营销的先河,赞助中国网球公开赛。
奥运会和青岛啤酒因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走到了一起。结缘奥运无疑会让青岛啤酒的未来国际化之路走得更远。中国人民一直梦想着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奥运会,青岛啤酒一直在寻找宣泄百年激情的时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民族圆了百年奥运梦,也让青岛啤酒圆了激情之梦!
回顾百年奥运和百年青啤的历史,很容易找到无数共鸣。一百年来,奥运坚持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让世界人民在友好的氛围中体会拼搏之美;青岛啤酒则一直用激情酿造着消费者喜爱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现在,青岛啤酒将无数个用激情成就的辉煌时刻浓缩为新时期的品牌主张:激情成就梦想。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举起青岛啤酒庆祝每一个激情四溢的时刻时,来自东道国的青岛啤酒将会铭刻在每一个人心中。
青岛啤酒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一个以东方民族特有的博大情怀,已经实现了对中西方文化的百年融合,一个则正面临着如何将5000年悠久中华文明,以她自身的特色向世界人民展示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