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口晚报网7月4日讯:海南从2004年起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以来,有效地带动了石油及石油化工、天然气及天然气化工、汽车、造纸、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海南产业体系雏形,经济发展出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结构和质量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海南三低一小问题突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三低一小,即工业化、城市化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和经济总量偏小。海南工业短腿现象突出,2004年工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7.8%,明显低于世界34%的平均水平和全国46%的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2004年海南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4.8%,落后于47%的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海南城镇居民收入仅773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86元;2004年海南GDP仅为790.12亿元,在国内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28位,只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
三低一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它导致了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总量过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第三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等许多不良后果。而海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是导致出现三低一小的重要因素。海南历史上是海防前线,国家投入不足。建省之后曾经有百亿资金过海南,后来也纷纷被抽走。一枝独秀的房地产业,因为缺乏其他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支撑,最终演变成泡沫经济。2002年以来,海南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投资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当前,逐利思想盛行,利润最大化成为各家银行、各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出现了资本纷纷从落后地区抽走,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资本匮乏、投入不足问题,三低一小现象越来越突出。
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带来诸多好处
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先进地区的差距,实现十一五期间海南综合经济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的目标,海南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公司来海南投资办项目。大公司和大项目带来的巨额投资,成为拉动海南投资总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实现了发达地区资本流入落后地区。
上海近年来在海南投资的项目已有19个,共投入资金83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3个。海南省招商办介绍,中远集团自2004年4月起全面介入博鳌开发,共投入30多亿元资金,圆满地完成了博鳌一期工程。2005年5月,中远集团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0亿元与海南在港口、物流、航运、修船、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等5个项目上开展全面合作。上海家化集团相继在三亚亚龙湾投资建设五星级三亚万豪大酒店,在三亚海棠湾计划投资百亿元建设海棠湾国际新城项目。上海金茂(集团)在三亚投资兴建了五星级的金茂三亚丽嘉酒店。
据海南浙江商会统计,投资海南的浙江企业已近万家,注册资本达到百亿元,实际投资运作的资金更是高达300多亿元。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浙江大企业、大集团如中国广厦集团、娃哈哈集团、耀江集团、华立集团、万向集团、吉利集团等先后进驻海南。以生产汽车为主的吉利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三亚兴建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并开发三亚著名旅游区落笔洞文化旅游项目。作为海口与义乌两地的市长项目、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已进军海口,在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强大专业背景并结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在海口投资建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南洋批发城,一批浙商正在致力于义乌模式在海南的推广。
二、带动经济总量增长。
由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海南经济进入到持续健康平稳较快的轨道上,呈现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海南省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全省GDP为9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约合1357美元,依据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标准,海南已从低收入地区跨入了中等偏下收入地区的行列。
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产业短腿被拉长,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7.9:19.8:42.3调整到2005年33.3:25.2:41.5,第二产业比重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预计2006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升到27.7%。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将为海南三次产业比例在2010年趋近29:32:39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四、延长了产业链条。
一、二、三产业得到联动发展。我国最大的浆纸厂——海南金海浆纸厂除了贡献工业产值外,还可以从上游直接推动海南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进程,促进造纸人工林的发展,还直接带动运输业、港航业的发展。金海浆纸厂年产量达100万吨,原材料需求比约为1:4,即生产100万吨木浆需要400万吨木材,平均每天耗用木材1.2万吨。以10吨卡车运输计算,金海浆厂每天需1200辆次卡车进厂,极大地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浆纸厂投产之后,昔日冷清的洋浦港吞吐量急剧增加,继2003年首次突破100万吨之后,2004年又首次超过200万吨,2005年前10个月又创下336万吨的新高,2006年1-5月为160万吨。此外,维修、包装、辅助等服务业发展,从而在一、二、三产业上均拉动了海南省经济总量的提升。
大项目建设对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带来直接效益,还会带来相关的关联效益,通过建设一批具体的大项目,可以带动配套项目的建设以及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使配套行业形成产业链条。见附图:《海南省天然气化工产业链规划示意图》五、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海口药谷在加快自身建设的同时,被认定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一汽海马在与日本马自达的长期合作中,不断学习创新,逐步形成了自主产品研发能力,自主开发品牌的样车已经问世,新产品将推向市场,标志着海南汽车工业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六、带动财税收入增长。
2004年,仅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就上缴各项税收16亿元;到2008年,海口药谷医药工业年税收将达到10亿元-15亿元;金海浆纸二期完成后,年税收预计达27亿元。海南的十项工程全部建成后(见附表《海南未来十大项目预测》),将使海南的税收翻番。附表:《海南未来十大项目预测》 制表:李生东七、带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海口汽车工业园二期建成后,将提供高达5000个就业机会,福耀集团浮法玻璃生产线可为本地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除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之外,很多大项目对就业的间接带动作用往往超过了直接带动作用。就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而言,大量的劳务、维修、包装、辅助等方面的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3000人,对提升洋浦服务业、运输业、劳务就业和促进社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每年营造浆纸林,还可以增加劳务和运输就业,受惠人数达数万人。
海南的实践证明,大项目带动是加快海南经济发展的有效捷径,可以全方位带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一些做法
一、坚持三不原则。即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海南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海南对进入的大企业采取集中布局,清洁生产,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搞产能过剩的产业。
二、引进大企业参与国企改制。海南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裴真介绍,海南重点企业的改制重组,实现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新投资态势。引进一汽集团重组海汽并顺利完成了三期改造,整车生产能力由4万辆提高到8万辆,19个配套项目将相继落户海马工业园,为海南汽车产业的长远生存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进华能集团重组马村电厂,实施以大代小技改工程,新上两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为海南今后一个时期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引进国电集团受让大广坝水电开发公司的股权,用资本运营的办法为大广坝二期筹措了3亿元资本金。南方电网集团整合海南电网公司,为加快海南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海南电网与大陆电网的连通创造了条件。海南八所港重组引进中海油3亿多元投资,推进八所港扩建工程,加快东方化工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加快洋浦发展。洋浦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发展缓慢,长期涛声依旧。洋浦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丁尚清认为,洋浦属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后来者,普通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在洋浦是难以成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外大企业、大财团对华的投资热进一步升温,洋浦走以依靠外资为主的发展工业的道路会越来越宽。洋浦要在引进国内大企业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大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外商投资为主,走主要依靠外企外资与国内大企业合作,发展工业的道路,使洋浦工业基地更具外向型经济特征。
四、引进大企业加快航权开放。2003年,海南在我国率先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美兰机场更名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中外航空公司纷纷在海南设立办事机构和中转基地,海南成为区域性的航空枢纽。开放航权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新开辟11条至海南的国际航线,2005年接待海外游客和境外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0%和57.4%。
预测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对海南未来的影响
海南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发展以资产为纽带、产品为龙头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实现三次产业的比重由目前的33.3:25.2:41.5调整到趋近29:32:39的目标。记者预计,海南将由此迈上更高的台阶,令全国乃至世界刮目相看:
一、将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参见附表:《海南未来十大项目预测》)。
已经启动的总投资100亿元、年综合加工原油800万吨的实华炼油,总投资160亿元、年造纸160万吨的洋浦金海造纸等一批总投资近300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都将在十一五期间内陆续投产,形成生产能力。
在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方面,将形成年供气50亿立方米、化工产品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产80万吨的富岛化肥二期全面达产,加上富岛化肥一期,海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基地。
在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领域,将在形成年加工原油800万吨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聚丙烯、苯乙烯、PX、PTA等产品开发。
汽车整车装配能力得以扩大,加快发展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配套产业,预计在2010年形成15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
以造林、纸浆、造纸上下游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形成造纸160万吨、高档纸制品160万吨的生产能力。
制药方面,海口药谷将成为我国冉冉升起的明星。
钛、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福耀的优质浮法玻璃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形成完善的环岛铁路网。
2003年1月7日,跨越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正式开通,使昔日阻隔海南与内地联系的天堑变成了通途,海南人民实现了坐火车跨越琼州海峡的百年梦想,打破了人员和物资进出岛的运输瓶颈。
粤海铁路的建成,实现了海南铁路的历史性突破,而即将上马的东环城际快速客运铁路,将是海南铁路建设的又一大手笔。今年5月23日,铁道部与海南省政府在海口签署了海南省铁路建设会谈纪要,双方将共同筹资建设海南东环城际快速客运铁路、洋浦铁路和海南西环线既有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可以预见,再过几年,随着东环城际快速客运铁路建成,海南将形成完善的环岛铁路网。
三、形成世界性的开放口岸。
海南成立港航控股集团,将海南岛北部的三个重要港口海口港、秀英港、马村港三港合一,为海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港航条件。交通部已正式批准海口港区和马村港区于今年6月起正式对外开放,意味着外籍船舶更加方便往来,物流更加顺畅。省政府已经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远集团将控股建设马村港,将马村港建成海口新的货运港,这意味着琼北港口和码头将建成现代物流中心,为企业投资海南创造更好的港航环境。
海南岛西南部的重要港口八所港,中海油将注入巨资改造,力争把八所港建成海南西部大型现代化综合港口。据海南省交通厅提供的情况,十一五海南港口建设计划投资46亿元,建设海口港新港区汽车轮渡码头工程、海口港马村港区一期扩建工程、木兰港起步工程、八所港二期工程、海口港马村港区二期扩建工程等。预计未来的海南,五洲通衢,四海畅达,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
2006年海南开放航权工作将有重大突破,将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吸引更多外国航空公司直飞海南,国际、境外地区航班力争突破6000个。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后将新增候机楼面积3.9万平方米,新增停机坪11.6万平方米,新增停机位20个,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930万人次;凤凰机场二期扩建计划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扩建机坪10万平方米,新增远机位12个,年旅客吞吐能力400万人次。
三、结束电力孤岛的历史。
发展经济,电力先行。随着一批大工业项目落户海南,拉动了用电量的剧增,用电矛盾将日益凸显。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34.84亿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9%。目前,琼粤两省已签署了促进南方电网主网与海南电网五百千伏交流海底电缆联网工程建设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海底电缆跨海联网工程启动,工程总投资16.65亿元,总长34.7公里。筹划建设中联网工程一旦完成,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个超高压长距离跨海联网,同时也彻底结束海南电力孤岛的历史。记者认为,联网工程建成后,对改善海南电网供电质量、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大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意义重大,为海南电网与南方电网电力互送、调剂余缺创造了条件。
海南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落后地区借鉴
记者认为,海南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一样,目前仍处于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依然是一个投资拉动型经济体,保持较大的投资力度,依然是加快海南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投入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南。海南建省16年来,曾经尝试到股市里直接融资、组建本省银行间接融资以及大量发行债券,但收效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一批上市公司成了垃圾股,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一些企业恶意逃废债务,许多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三种融资方式所换来的资本投入,还没有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两年来,所带来的投入多。大企业进入不仅带动真金白银,更能改善了海南的金融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海南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国落后地区借鉴。
海南与西部地区一样,自身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富铁矿、盛产石英砂、天然气和可燃冰,有美丽的椰风、海韵、阳光、沙滩,有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足以吸引大企业进入。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就是依靠大企业来加大投资力度,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找到了一条加快发展的有效捷径。
实践证明,海南要吸引大企业进入,需要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上任伊始,就特别强调政府的执行力,给每位领导干部送了一本《把信送给加西亚》,从2005年开始,海南提出用3年时间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参与重组、受让股权、BOT等方式到海南投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向多元化转变。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投资经营成本,加强政务环境、政策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使投资者和企业形成稳定盈利预期。
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污染控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个经验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海南共清理了100多家破坏生态环境的五小企业,取缔了300多家非法木材加工场点。十五期间,海南人工造林423万亩,至2005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5.5%,比2002年提高两个多百分点。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既能迅速提升海南工业比重和工业发展水平,又有能力治理污染、做好环保,是实现海南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选择。经过多年努力,海南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既能发展好工业,又能保护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例如一般认为炼油工业有污染,但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可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因为大企业有能力在治理污染上进行投资。海南800万吨炼油厂即将投产,116亿总投资中,花了近25亿用于治理污染。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和谐共存,新加坡是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同时,也重视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大企业、大项目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可以带动一批中小企业、中小项目的建设;中小企业和中小项目的充分发育和配套,又可以有效支持推动大企业、大项目建设。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东莞市等地区,均对海南实施的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表示浓厚兴趣,专程派了党政代表团来考察学习海南的经验。(李生东)(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