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几大瓷器名窑中,陕西耀州窑就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我省两位考古专家杜文和禚振西,历时6年的调查探察后发现,陕西还有一处堪与各大名窑相媲美的民窑,那就是澄城窑。澄城窑所传承的技艺、文化,更是被国务院近日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国家已拨款开始征集澄城窑代表产品。
■文/记者原建军图/杜文
首次发现关中东部最大规模的明、清至民国时期民窑
杜文、禚振西有一段日子一直在纳闷,这么大的民窑怎么今天的国人就鲜有人知呢?从文献中知道,明代时澄城窑烧瓷已有相当规模,当地传统陶瓷业分为瓷器及砂器两大类,明嘉靖、天启、方志中记载澄城烧瓷地点均为尧头(民国称长闰镇,今名尧头镇),民国初年曾有窑炉40余座,在关中东部已调查的诸民窑中规模居于首位。 甚至民国15年的文献都记载“瓷器有黑瓷瓮、盆、盏之类,粗朴耐久。近有改良蓝花碟者,较精细,尚不即同官者”,上述文献显示该窑场自明代以来以黑瓷为主要产品,民国初年有改良青花民瓷,但青花瓷烧造质量仍不及同官(今铜川)。值得重视的是,在“民国成立”之前,“其在南乡者,旧时多事搏埴。每年农隙贫家壮者作工于窑场,陕晋各地之窑业大半皆澄人。民国成立,兵事倥偬,窑业倒闭,贫者少此项利益矣。”,显示出澄城窑与陕西、山西诸民窑存在着工匠输出、技艺交流的的紧密关系。
在古诗与民谚中也提及尧头传统瓷业,清雍正甲辰科解元游德所著《咏尧头·瓷窑》诗云“万道玄云矗绛霄,祝融烧炭鼓尖敲。铸来白碗胜霜雪,奇喜休夸汝宅窑”。在澄城当地还流传这样的民谚“秋后丰收不丰收,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若是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在与澄城邻县的洛川县也有类似民谚“三月二十三滴一点,跑到尧头买大碗”,内容讲得都是如果雨水好,庄稼有了好收成,就可以到尧头买大碗吃饭了。
尧头古镇位于澄城县的西南,与白水、蒲城两县邻接,镇址近年从塬顶迁移下来,老镇很多民宅已被废弃,现改称尧头村,当地人称之为“老街”。站在西河岸边,向对岸的台地和崖坡上的老镇址望去,崖畔田头被弃置的残瓷堆积在黄土瓦砾之中,废弃的残垣、参差错落的旧瓷窑及耐火砖、匣钵、瓷片、窑渣布满山坡,从北到南约3里长绵延不断。从这些遗迹可以判定,历史上当地曾发展出关中东部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令人非常不解的是,这处大型民间窑场长期以来未被古陶瓷研究界、文化学者们所关注,也未曾被考古调查过。
推翻元代以后中国北方烧青瓷窑场消亡的定论
杜文、禚振西还在思索,规模如此巨大、延续如此长久的民窑,是突然出现在明、清时期吗?随着两人的艰苦探索,终于明白了,这里的烧窑历史至少能追溯到13世纪。在尧头老窑区进行考察时,他们选择被后人扰动较小的窑址遗存崖坡,根据土层中的残瓷及窑具堆积初步划分出元、明、清、民国等地层,从遗存物初步判断当地烧瓷历史可能早到元代。产品种类包括白釉瓷、黑釉瓷、酱釉瓷、白地黑花瓷、青花瓷等,品种多为高足碗、盘、灯、罐、盆等普通日用民瓷,还有小鸡、小狗等素烧瓷玩具残件。
这次调查成果让两位专家极为兴奋。我国当代出版的权威瓷器著作《中国陶瓷史》中,各位陶瓷研究大佬都一致认为:“北方青瓷延续至元代,明朝就没有制作窑场了。”可这次在澄城窑遗址发现的青瓷处于清代地层中,做工较精细,有力显示出该窑场在清代仍保存有刻印花青瓷工艺。这至少说明在元明以后北方青瓷日趋消亡的趋势中,澄城窑还能烧制青瓷,这种现象在北方瓷窑中极为罕见,为确定澄城窑的历史地位增添了浓重一笔。
民国时期烧青花采用钴料“石兰”从浙江输入
以澄城尧头镇为中心的这些民间窑场遗存,已跨越了数百年的烧造历史,从文献记载可知,这里最迟在明代就开始烧瓷了。明嘉靖年间县志曾记述征收窑税,物产“器用资黑瓷、石炭。”,并记述黑瓷为该镇特产。在清中期和民国时期尧头镇陶瓷业发展到兴盛阶段,民国15年《澄城县志》记述,“旧有40余家,民国十五年时有二十余家,每年共出三十余窑”,并较详细地记载了制瓷业的规模和生产流程。对于这处窑场的衰落,民国县志记载该县乾隆时有“户二万九千七百五”,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及匪患不止,加上光绪三年大饥的影响,导致澄城县人口急剧减少,尧头的陶瓷业亦严重衰落,民国15年统计时由“旧有四十余家”减少至二十余家,可知当时烧瓷业仅达到清代规模的半数。
如今能看到的窑址遗存,只是历史上的九牛一毛。两位专家了解到,20世纪50、60年代,当地生产队为了搞副业,曾大规模组织村民挖掘瓷片,卖给耐火材料厂粉碎后用作搀和料。再加上多年来农田基本建设和修建道路,老窑区已遭到较大毁坏。当地的老窑工说,老窑区当年有连续2里多长,清代就曾烧瓮、罐、碗、碟,烧出的瓷器送到西坡崖头的尧头镇去卖。尧头镇过去称“窑头”,古代称“洛润镇”,民国曾称“长润镇”。
尧头镇自古盛产煤炭,民国15年县志称“澄地无他矿产,仅长闰镇煤为出产一大宗”。这里的两条小河即西河和后河两边的山坡上则出产制瓷所用的坩泥,河边的崖坡上至今还保留有五个采掘坩土的坑洞,一字排开,非常壮观。老窑工说,尧头传统制瓷配制黑釉和酱釉使用的是当地取之不竭的黄土,白釉料从邻近的富平县山区输入,民国时期烧青花采用为钴料“石兰”,是从南方浙江一带输入的。
瓷器老镇遗留着众多有关瓷器的建筑烧窑文化至今有影
尧头老街大致为南北走向。在街道两侧至今保留了数十座老房屋,多是旧时的瓷行店铺和祠堂。村民们介绍尧头镇,解放前是澄城比较繁荣的大镇,镇上原有窑户约100多家,曾有过4、50座瓷窑。
当地以前还有窑神庙,后被改建为小学,古迹已无存。村民回忆窑神庙原有三道门,头门进去为两座戏台,二门两边有娘娘庙和马王庙,供着送子娘娘和“马王爷”,再进去是个广场,两边有钟鼓楼,放置有铁马、铁鹤和铁旗杆各一对。在供殿里悬挂有“山灵万代”牌匾,最后是正殿,供有尧、舜、禹三位神像,悬挂“火石万方”牌匾。
村民们说,老街的布局为东头卖砂器(砂壶、火锅等),中间卖碗,西头卖瓮。镇上生产的瓷器销往东边和北边,即大荔、黄龙、洛川、合阳一带,主要以合阳为主,少量还销往韩城和山西,主要靠牲口驮运出入。
澄城窑的传统烧瓷技艺及产品至今还在延续着
从元朝算起到现在,澄城窑至少延续了727年是有根据的。两位专家发现,在尧头村周家洞一带的塬坡上,至今还有几户烧制黑釉大缸和盆碗的瓷窑(当地称“黑窑”),仍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古老烧瓷技艺。窑炉均为馒头窑,以煤为烧制燃料。落灰的“火眼”,大窑采用8-6根木椽棚起来,上面放置砖块砌成丁字形,大窑要有72个火眼,人从地下通道钻进去通火。窑门封闭后保留上面的观火孔和下面的入煤孔,观火孔开始烧时开启,待火引大后封闭。
在窑熟后,开观火孔观察。投煤时工匠还沿用着木制的护手,当地称“火手”,形状如同半截劈开的竹筒,中部为凹槽,投煤时把煤铲的铁杆放在火手上,防止窑工投煤时被高温烫伤。当地烧窑匠人沿用旧时流传下来的术语,窑炉顶部称“龙口”,封窑顶称“拉龙口”,封窑采用泥饼或未烧的缸底盖住窑顶,再用泥、石灰、碳渣和泥封住,与观火孔一起封堵起来。
村民的家里多少都保留着老窑烧制的瓷器,多是几十年前的旧物。这些日用民瓷乡土气息浓重,笔调稚朴,绘瓷笔法简练传神,形体描绘夸张,堪称陕西地方民瓷佳品。鱼纹盘中描绘的游鱼腹身肥满,头尾小,口中衔水藻,作弓尾跳跃状,动感十足。产品中还有青花松鹤纹盘,盘心绘双弦纹,绘有挺拔的松树枝干及曲颈挺立的白鹤,图案左侧写有“松鹤精神”。产品还见有单柄带小流的砂壶、铁锈花菊纹福字碗、黑瓷座墩及绘有莲纹并书写“香”字的青花碗,当地称这种青花瓷碗为“苜蓿花碗”。尧头烧造的黑瓷盖盒多用老鼠或蹲狮造型作为盖钮,趣味盎然,还有极富渭北民间特色的黑瓷灯,曾用作旧时下煤窑的矿灯,因造型很象初生的雏鸡,渭北农村形象地称其为“鸡娃灯”。当地民国以来的青花瓷独具特色,绘画与铜川那边窑不同,澄城窑似乎并无外来绘画工匠参与,在绘画上保留了更为淳朴的渭北民间美术特色。 (责任编辑:王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