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下岗3年多后终于又找到工作了!最近,宝塔桥街道劳动保障所帮40岁的付红在九洋豆浆机销售公司联系到一份工作。“我小孩在上中学,下岗后孩子的学费一直压在我心头。没想到街道顺利地帮我找到了工作。 ”跟记者说起这事,付红乐得合不拢嘴。这几年,下关区在社会事业方面多方寻求突破途径,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也给更多像付红这样的困难群体重新带来生活的希望。
扶持就业鼓励创业,固民生之根本
就业乃民生之本,牵动千家万户。55岁的陈传宝是下关创业富民演讲团的一个“明星”,早几年他曾开过出租车,承包过歌舞厅,但都不成功。5年前,老陈夫妻俩在新民路开了一家“宝字骨头汤”。几年下来,不仅打响了品牌,还开了3家分店。老陈将自己成功的创业经历总结为:“只要有眼光,肯吃苦,总能找到创业的路子。”在下关,像老陈这样的“创业明星”有57名。从2004年起,有关部门就组织“明星”们成立下关富民演讲团深入社区“传经”。到目前,下关区已有2790名失业人员听过创业明星传授的创业经,其中400多名失业人员由此萌发了自主创业的念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各街道也纷纷出招:热河南路街道开通“创业直通车”,设立创业基金,扶持个体经营者创业致富,为他们免费办理工商和税务证照;阅江楼街道成立创业园,为入园小企业提供多项创业指导和服务;宝塔桥街道在全市首创“失业人员之家”,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跟踪服务等……积极的就业政策,让更多待岗失业人员找到了“饭碗”。据统计,3年来,下关区开发就业岗位43415个,实现就业22106人,新办服务型组织和家庭创业组织1536个。截至今年5月,下关区6个街道基本创成“充分就业保障街道”,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创下历史新低!
构筑社会保障体系,关爱困难群体
因为种种原因,下关区困难企业多,困难群众多。如何保障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下关区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了一套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有了医保卡,压力小多了……”今年62岁的李少保是润泉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他患高血压、高血脂多年,每年都要花好几千元医药费。幸运的是,2005年8月,他被纳入“困难企业职工进医保”的范围。李少保告诉记者:“前两天我又去了趟医院,过去可能要付几百元医药费。加入医保后,现在只需掏个‘零头’。”下关区以前有5000多名像李少保这样无处报销医药费的困难企业职工。根据2005年初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意见,下关按照“企业挤一点、财政补一点、经办机构缓征一点”的资金筹集思路,打通了困难企业职工参保的渠道。全区筹集参保资金4037.3万元,让60家困难企业的5060名职工有了医保“靠山”。如今,一个覆盖多种经济成分、包含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五大险种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下关日臻完善。该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均超过98%。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2005年,下关还在全市率先制定困难居民大重病医疗救助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困难群众的临时医疗救助和困难群众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临时教育救助。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共有200多名重病患者获得了累计61.3万元的医疗救助;172名贫困生累计获得了11.4万元的临时教育救助。解决困难群众“安身”问题的危旧房改造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下关区近年推进孙家洼、幕府西路中低价商品房一期等“三房”建设,仅2005年,就有5000多名居民告别“危旧房”乔迁新居。
织就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平安下关
下关近年深入开展的“平安建设”工程,让群众在这里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下关区东炮台社区有3166户居民、9000多人口,其中流动人口多达1066人。火车西站、南京港客运码头和集贸市场都在社区内,治安环境复杂。2003年以前,这里屡有盗窃案件发生。然而,自2003年至今,该社区未发生一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个老小区没有物管,也不是封闭式管理,是怎么做到“防贼有道”的呢?原来社区设置了一批“流动哨”,白天黑夜都有治安志愿者值勤巡逻。保洁员、送奶工、送报工、修鞋匠、修车人,都是东炮台社区的治安志愿者。白天,他们与社区党员一起,对街巷、院落不间断巡查、定点值勤。晚上,则由社区民警带着保安巡逻。东炮台社区居民刘风英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平安是福,住在这里我们觉得很踏实。”在充分发动居民群防群治的基础上,下关区每年还拿出500多万元,建立580多人的社区保安队伍,并配备40多辆保安警摩,与治安志愿者、公安干警组成一支专群结合的防范队伍,形成以110巡线、治安卡口查点、社区防面的立体交叉防范网络,做到院院有人看,巷巷有人管。平安下关建设的显著成绩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下关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区”;2005年,下关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平安南京、创建最安全城市”有功区。通讯员 张强 巢路 智勇 维祥 南京日报记者 肖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