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头企业的资金和科技人才来支撑园区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是“重庆模式”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一个企业+一项成果=科技生产力
重庆利农一把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种子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这一国家西部开发重点项目上的成功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这家企业的油菜研究所,配置了国际一流水准的科研、检测设施和设备,集聚了一批在油菜育种和新品种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利用甘蓝型黄籽油菜“渝黄一号”这一科研成果,带出了一项农业科技大产业。
利农公司在垫江县建立起5000亩黄籽油菜制种基地,年制种能力达到250吨左右,可为我市及全国提供500万亩的种源。2006年,制种基地项目区的5000户农民,每亩增收130元。目前,该公司在忠县、南川、潼南等地建立起10个重点商品油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带动我市200万农户种植油菜增收。
在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利农一把手公司投资1亿多元的油脂加工中心已建成。这个中心年处理油菜籽10万吨左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油脂加工企业。2005年,已生产优质黄籽菜油7000吨,副产品菜饼1100吨。
一个中心+一项技术=一道难题的化解
马铃薯是重庆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近500万农民的重要口粮,也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产业,目前,我市常年种植面积有45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400万吨。
然而,病毒引起的种薯退化,成为制约我市这一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由此一度使我市马铃薯减产50%左右。
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一个龙头企业———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一项先进的技术———脱毒核心技术,使这一制约库区和武陵山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难题得以解决。
脱毒中心利用脱毒核心技术,建成了从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合格种薯为一体的脱毒种薯繁供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生产发展的难题,使单产由过去的不足1000公斤/亩增加到1500公斤/亩以上。目前,脱毒种薯已累计推广了40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200万吨,为解决山区贫困农民的温饱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脱毒中心的这一先进核心技术不仅在我市的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广泛推广运用,还辐射到了西南地区。
科技龙头成为成果推广主力军
“用工业的管理理念来促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催生出一大批科技龙头企业。”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文静说,“这些科技龙头企业引领着园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先进成果技术的推广辐射。”
目前,园区核心区A、B区累计入驻企业达209家,其中A区119家,B区90家,建成投产106家。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年实现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近30亿元,税金上亿元。
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来发展产业,是这些科技“龙头”的一个显著特点。以利农一把手公司为例,该公司除推广的品种是目前国内最优良的品种外,连加工工艺和设备也是世界一流的。加工设备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进口预榨、浸出脱溶设备及工艺,与以色列EOCC公司合作,从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引进全套自动化生产线,使其产品质量达到欧美先进水平。
重庆金橙科技有限公司从荷兰引进自控温室进行工厂化育苗,每年可为库区提供200万株优质脱毒种苗。这家公司还从国外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建成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心,用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培育种苗。
园区内的科技“龙头”企业还借助在渝科研院所力量,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联姻”,先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6项,外加企业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罗成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