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号停靠点景观及码头建设基本完工
祭海广场10日前建成
■新快报记者 吴璇 实习生 钟薇 通讯员 梁兴华 丘秉春
古色古香的旧建筑群、美轮美奂的浮雕、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古代码头……7月18日“哥德堡”号在广州靠岸时,市民不仅可以一睹其“芳容”,在停靠点还可欣赏到具有浓郁广州特色、历史悠久的景观。目前南海神庙、黄埔古港、洲头咀等各停靠点的景观及码头建设已基本完工。
“祭海”湖120亩大
记者昨日看到,南海神庙的正门处已现出了一片人工湖。 该湖面积120亩,最宽达120米,可满足游船在湖区掉头的需要,游船可直达庙前的广场,恢复了“庙前祭海”的旧貌。
为了方便“哥德堡”号的停靠,南海神庙的南北已各建起一个广场。南广场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周边配套1万平方米的绿化,是迎接“哥德堡”号活动的主广场,在南海神庙的正门处。目前,广场的铺设已基本完成,广场上的三处建筑———清代古码头、现代的游轮码头及牌坊也即将完工,整个工程将于7月10日前完成。
记者看到,古码头位于南海神庙的正门前方大约100米,由多级台阶延伸至地下。在广场的另一头,现代的游轮码头与古码头遥相呼应。
北广场位于南海神庙的北面,广深公路的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记者看到,设计者利用各项工程的富余土方形成了两座绿色的小山坡,使神庙有了依山面水的空间意象。据了解,北广场将于7月8日前完成绿化种植工作。
古建筑群基本建成
在黄埔古港的古建筑群纪念展示区,记者走访发现,16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已基本建完,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所有建筑排列整齐,一律青砖灰瓦,充满了浓郁的岭南风格和历史格调。
在离古建筑群大约50米处,是初具规模的古港公园。作为纪念景区的配套公园,该公园以植物景观为主,绿化总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
作为公园一大景观的“哥德堡”号纪念雕塑已建好。该浮雕由精美的铜浮雕铸成“哥德堡”号的外形,并且镶嵌在刻有繁华广州古港的画面石块上。
据浮雕作者、广州雕塑院院长俞畅介绍,浮雕墙总长5.2米、高3米、厚1米,重约40吨,作品以粗犷花岗石与精细铜雕产生强烈对比,表达出历史的沧桑感。浮雕背面刻有中、英、瑞三国文字及当年的航海线路图,记载这段充满传奇色彩和海洋之梦的故事。
新港东路有指路标
除了仿古建筑和古港公园的建设外,黄埔古港的建设还包括道路建设、水利堤岸建设、旧房屋整饰工程和景观整治工程。届时,这里将成为集展示、传播、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型景区。
目前,全长1285米的水利堤岸已建好,泊船的码头也即将竣工。为方便游人观赏,新港东路沿路均有标志指示至古港,同时,石基村将有一趟公交车直接驶至古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