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了2005年年度报告摘要,这是工行股改后披露的第一份年报。
该年报摘要显示,2005年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780.63亿元,净利润337.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5.18亿元和37.15亿元;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达到0.59%和13.30%;在严格执行五级分类标准、增强贷款质量真实性的基础上,2005年年底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544.17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4.69%。
该年报摘要还显示,由于财务重组、发行长期次级债、资产组合优化等因素,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大为增强,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
这份年报摘要还扼要披露了2005年4月至年底工行股份制改革的各项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国家注资、转让损失类贷款及非信贷风险资产、转让可疑类贷款、发行人民币次级债券、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等。
华东政法学院商学院院长汪康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行交出这样的答卷在国内银行业算得上名列前茅,但并不值得过分骄傲,“应该看到这当中有很多国家政策照顾的因素”。他认为,与中行、建行相比,工行的特色在于企业银行业务,今后工行在营运中应当加强对产业政策的理解,更好地为优质企业客户服务。
汪康懋同时指出,工行发布年报是在为上市做准备。现在中行已经成功实现“A+H”模式,如果工行也能顺利在两地上市,那么将来建行也很可能走同样的道路。现在仅中行在A股上市,就占到A股总市值的近两成,将来如果工行、建行也相继上市,就会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A股和H股之间的价格联动作用,将有助于A股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