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首次审计土地出让金
很多城市土地出让金的资金和地方财政预算规模已达到1∶1
本报记者 范利祥
上海报道
审计署首次把审计触角伸向土地出让金。
7月5日下午,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特派员黄道国告诉本报记者,该特派办正在紧锣密鼓地做有关的准备工作,整个土地出让金的审计将历时四个月。
这意味着,颇受关注的土地出让金的审计工作,即将在广州拉开帷幕。
“今年安排广州先审,总结经验后,明年可能向全国推广。”审计署一位人士透露。
广州先行
据审计署人士透露,两年前地方圈地盛行、房地产投资迅猛的时候,外界就提出了审计土地出让金的想法。“这两年,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基层审计部门的意见,希望能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审计。”
基层审计机构之所以对此反映强烈,主要是目前土地出让金“量大、漏洞多”。
李金华6月27日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也从侧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李金华指出,在对上海、浙江、江苏等东中西部六省所属的87个开发区进行审计时发现,有60个开发区违规低价出让土地7873万平方米,少收土地出让金55.65亿元。
“如果把这全国所有的开发区都审计一圈,土地出让金问题将会更惊人。”审计署一位副特派员说。
而在更早一些时候,即6月3日的一个会议上,李金华就曾明确表示,要把土地出让金纳入审计范畴。而此时,对上述六省的开发区土地出让金审计已经结束。
李金华的话音刚落,土地出让金就被排进审计署广州特派办下半年的重点审计项目序列。
为什么会首先圈定广州?黄道国特派员的说法是,“广州经济发达,土地出让量比较大”。
“今年的审计工作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关注效益审计。”黄道国说,广州特派办将会从效益审计的角度来实施土地出让金的审计工作。即重点审计广州市2002年至2005年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效益。
而实际上,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审计机构对当地的土地出让金先行展开审计,并发现了不少问题。
如江苏镇江市今年3月份公布的土地出让金审计结果显示,该市土地出让金应收未收金额较大:至2005年6月底,2004年底以前已办理土地出让手续但土地出让金未到账的将近18个亿;土地已经交付,用地单位欠缴土地出让金达5亿之多。
但这并不是审计署特意安排的审计项目。
“由于土地出让金问题比较复杂,牵涉的利益比较多,所以一般不会安排本地审计机构来审计本地的出让金。”一位审计专家说,“要么是安排给本地的特派办,要么是进行交叉审计”。
土地出让金将进入地方预算
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土地出让金正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
全国每年真实的土地出让金到底有多少?纯收益有多少?一直是个较为模糊的数据。
而且,土地出让金一直被留在了地方,但却被地方作为了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收入和支出都极不规范。
比如,更多的地方政府用土地出让金直接支付征地成本及各种税费,甚至用于行政开支等等,漏洞甚多。
而李金华的报告,则更是把公众的目光集聚在了土地出让金上,并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
李金华作完审计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傅志寰随即明确指出,要“切实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今年要研究提出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的收支管理政策措施”。
而在随后的分组审议中,土地出让金更成为全国人大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
他们的共识是,要将游离于规范管理外的土地批租收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以遏制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强烈冲动。
“去年我们在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中了解到,很多城市土地出让金的资金和地方财政预算规模已达到1∶1,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应纳入预算管理,把它规范起来。”全国人大常委、环资委主任毛如柏说。
“很多地方都把土地收入作为预算外收入,逃避人大的监督,这给地方政府不合理使用钱留了一个‘防空洞’。”全国人大常委胡德平认为。
而审计署人士认为,审计部门的介入,将会使土地出让金的真实数目和征收、使用情况逐步浮出水面,“这样会更有利于人大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