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期以来,科普的广度与深度并不尽如人意,群众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其原因之一,是在科普中未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足够重视,只把科普当作普通的事情去做。
发展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播与普及,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规定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社会工程。要顺利完成这一艰巨使命,必须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普及、大众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传播,是三个有联系又有不同涵义和特点的概念。它们表述的都是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事,似乎与人的关系较远。然而,三个概念本质上都是指科学技术大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主体与受众都是社会的人,目的都是将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方法、精神、思想,传播给社会大众,实现共享,达到共识。因此,科技传播或科学普及中的“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普及、交流、传播,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00多年前,F.培根就正确的指出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应该说,我们国家对科学的普及与传播历来是重视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科普的广度与深度并不尽如人意,群众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其原因之一,我以为,是在科普中未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足够重视,只把科普当作普通的事情去做。因此,为使《纲要》真正落实,在以下四个维度上,都应当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一是认识。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去理解科学普及与传播的深远意义。科普,在一些部门和人士那里,是划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忘了”的一类事情。在他们看来,科普不过是听听讲座、带孩子看看展览的一桩桩小事,能及远忧,不解近渴,无关大局,可有可无。然而,事实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并将更加在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上,改变社会生活,影响人生命运。不了解科学技术带来什么恩惠的劳动者,其劳动效率将失去竞争力;没有科学文化的滋养和哺育,诞生不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批英才。可以说,科学素养,是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重视科普,就是重视人的素质,重视先进生产力;投资科普,就是投资于人的素质,就是投资于人和社会的未来。
二是内容。要从以人为本的视角选择科学普及和传播的内容。说到科普,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纳米、基因、量子这些新知识、新进展。诚然,这些鲜活的新知,恰如可以窥视科技前沿的万花筒,既能增进受众的求知兴趣,也可从技术成果中获取使用价值,当然是传播内容的主要部分。不过,可传播、应传播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道德精神、价值理念等等,都是人类文明的无价瑰宝,对它们的了解、吸纳、传承与弘扬,既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必要,是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正确决策的必要,也是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所必须的。
三是对象。对于受众对象,要体现真切的人文关怀。科学普及与传播的对象,是全社会的大众。这个群体量大面广,情况千差万别,需求各不相同。当与受众互动时,科普工作者有两个问题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予以面对。第一是要通俗。不通俗就没效果,等于无视受众。通俗并不简单,是个再创造的辛苦过程。如高士其、华罗庚、齐奥尔科夫斯基、霍金这些科学大家,能成为科普名家,能创造出科普精品奉献社会,除了他们自身的超群科学智慧以外,对读者的巨大责任感及深厚的人文关怀,也是重要因素。第二是了解需求。需求是产生行动的动力。但是,不同群体对科普需求的差异极大。当前,对于广大农民和城镇劳动群体而言,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是关系生存与发展的瓶颈之需。对他们,科普工作既要授之以渔,也要授之以鱼,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应通过具体有效的成果推介、职业培训,帮他们受惠解难。
四是过程。要让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科学普及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科普工作的主题各不相同,载体花样繁多,类型各种各样,环境千差万别。在传播、普及活动的总体设计中,无论是主题内容选定、运作机制安排,还是科普队伍的组织、技术手段的应用,都有个为了人、依靠人、服务人的问题。科普工作,过程影响效果。好的人性化的过程设计,事半功倍,过程本身也能产生好的效果。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一体两翼,相互关联,相得益彰,二者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如果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么,前者多是以其创新结果服务社会、普惠民生,而后者则是在过程之始就强调与民众互动,从而实现服务民众,提升民众科学素质的目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显得更加直接。因此,实施《纲要》,更需要全面坚持以人为本。而这一点,一直以来,似乎强调不够。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