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几年的实践中,成功地探索出了以“四型”农业为载体的农业现代化路子,并开始凸现出独有的优势来。
科技型农业引领科技
科技型农业是“重庆模式”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条农业发展的路子。
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代表重庆市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智能农业”科研项目。园区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合作,先后完成了“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与数据规范研究与系统实现”、“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工用优质柑橘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重庆市无公害奶牛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一批科研成果。
在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上去时,园区开发了油菜栽培、柑橘栽培、生猪饲养等1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在全市36个企业和乡镇得以推广和应用,与之相匹配,园区在周边及三峡库区建起了64个电脑农业工作站和示范基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的指导,也对农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仅在2005年,园区利用这一信息技术与农业有机结合的方式,示范推广了果蔬面积12万亩,指导生猪、奶牛饲养10400头,使农民增收4500万元。
在科技引领中,园区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在示范基地内培育出动植物新品种18个,使参与到其中的龙头企业增收824万元,农民增收497万元。园区推广应用的6个优质柑橘新品种,加工性状优良,生态适应性较强,目前,园区培育优质苗的生产能力已达到560万株/年。
加工型农业延长产业链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在落户园区内的企业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农产品的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采用“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将新技术、新工艺渗透到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中去,不断地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重庆华牧肉业科技园在园区内起着延长生猪产业链条的作用。这是一家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企业引进德国伴斯生猪屠宰设备,韩国分割设备等先进设备,按照分割肉出口标准及冷鲜肉加工工艺,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
加工带动了生产基地和销售这两头的发展。目前,这家企业已在巴南、涪陵、垫江等10多个区县建起了养殖基地,年出栏优质生猪100万头。在重庆主城区建有“四好”牌放心肉专卖店,国内大中城市设立有销售网络,实行冷链配送。
目前,已被纳入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占地数平方公里的重庆食品工业城项目已启动建设,已有3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进入园区。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上百家食品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在带动重庆的农产品深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市场型农业推动市场发展
在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经建成了一个三亚湾海鲜市场,正在启动的还有农产品物流等市场。
随着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园区对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制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等的聚集功能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利用园区地处主城区、毗邻重庆空港等水陆交通枢纽优势,建设有型的农业综合交易市场,是园区市场农业发展的机遇。
园区市场农业的发展,还将引导、集聚区域内的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农产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推动农业市场的发展。
生态型农业引领现代农业趋势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B区建在渝北沙坪,这里既是高科技农业的试验示范区,也是生态型农业的示范园。
目前,已有90余家生态型农业的业主入驻B区内,用地面积达到9000多亩,初步建成了沙坪万亩花卉生态园。在这个园的开发中,在保持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适度进行了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开发,增加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功能。
生态农业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在这个示范区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被称为“都市后花园”,已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示范。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这个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在辐射区内,也把生态农业的技术进行辐射推广,促使生态型农业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罗成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