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初 霞
编者按:日前,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在哈韩国留学生“我眼中的哈尔滨”征文大赛圆满落幕,67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佳作奖。翻看这些或短或长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韩国留学生对哈尔滨这个“第二故乡”的深深爱恋。 他们以“外乡人”独特的视角,用心感受着哈尔滨特有的城市魅力与人文精神,也体会着哈尔滨人在创建“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中的激情与信心。本报现对部分作品予以摘登。
哈尔滨是一座寒冷又温暖的城市
在哈尔滨生活的10个月时间里,我经历了不少喜怒哀乐。让我终身难忘的,就是去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巨大而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哈尔滨人的面前,在哈尔滨的许多外国留学生对此很担心,更不用说在本国注视着这件事的留学生的父母了。
当时,各级政府紧急制定了应对措施,哈尔滨的市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这种精神也感动了外省(市)的人们,他们无偿送来了水。巨大的关怀使人们感到很温暖,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人们终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哈尔滨人向全世界证明了,只要团结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时家人也担心我的健康,劝我提前回国,但我对忧虑的母亲说:“妈妈,请勿挂念,一切都会好的,您放心吧!”我初衷不改的主要原因,就是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吴兑焕
刚来哈尔滨时,我还以为人们会像这里的天气一样冷漠,可在哈尔滨的一年多时间里,热情好客的哈尔滨人完全改变了我对这里的印象。虽然天气寒冷,但它并没有挡住哈尔滨人的豪放和热情。哈尔滨是一座充满热情的城市,是寒冷而又温暖的城市。她所蕴涵的美,只有你来到这座城市才能体会到。
哈市加中中学 金度希
在哈尔滨学习、生活的3年,将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最纯洁、最真挚的友谊。我会把在哈尔滨体会到的幸福与快乐带回韩国,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了解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
哈市朝鲜族中心小学六年一班 李冬炫
哈尔滨人热爱生活充满朝气
冰城人有着火样的热情。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在公园和一些休闲娱乐广场,都能看见很多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扭秧歌,他们动作轻盈,满脸笑容,尽显幸福生活的乐趣。哈尔滨人的热情,不仅表现在热爱生活上,还表现在人与人相处的真诚上,连我这个外国人也被这种热情感染着。哈尔滨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哈市朝鲜族第一中学 辛娟娥
哈尔滨人的劲头儿让我感到惊讶。听朋友说,想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那里的市场,去观察那里的人和事。一到哈尔滨,我就去了学校旁边的小市场。在那里,我看到了人们眼中闪动的热情,这就是中国人说的“精气神儿”吧,我想这也是哈尔滨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尔滨师范大学 金建镒
我住处的附近有个早市,我很喜欢到那儿买东西。早市里人流熙熙攘攘,总能见到热闹的场面。那里的东西不仅便宜,而且新鲜。在韩国也有和它差不多的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早市每天早晨营业两三个小时,而韩国的却是每隔五天才有一次,且是全天营业,我们称之为“五日场”。早市上有卖米的阿姨,卖水果的师傅,卖菜的小伙子,还有卖杂货的藏族老奶奶,他们总是和我微笑着打招呼,还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韩国看看。早市让我越来越喜欢中国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崔运贞
兼容并蓄的美丽哈尔滨
妈妈带我从遥远的韩国来到哈尔滨生活、学习。第一眼看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夏天,美丽的松花江成为人们放松、娱乐的乐园。我们在江边打水仗、放风筝、喂鸽子,还坐上轮船到太阳岛游玩,那里的欧式建筑与幽雅环境总是让我忘记回家的时间。秋天的哈尔滨也很美丽,我们在美丽的中央大街上可以吃到各种名小吃,还有我最喜欢的红肠、大列巴。
哈市朝鲜族中心小学校三年一班 金光虎
在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这里有中式的古建筑,革命时期的阁楼,有欧式的索菲亚教堂,还有佛教的极乐寺。坐在游乐园的摩天轮上,哈尔滨的美景尽收眼底。我最爱去中央大街,百年老街与现代时尚相互结合,无数块花岗岩雕凿的方石,向人们讲述着百年沧桑。姑娘们俏丽的身影,小伙子刚健的身姿,还有冒着泡沫的哈尔滨啤酒,构成了和谐优美的当代哈尔滨交响曲。这样的哈尔滨,叫我如何不喜欢呢?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二年级 林宝罗
冬天令哈尔滨人更具有一种豪放的精神,人们也因冬天显得更美。哈尔滨的风景也是冬天的时候最美。这里每年冬天都在松花江附近举办冰雪节,用松花江水冻成的冰做各种各样的冰建筑物,在高大、晶莹的冰块里点亮五颜六色的彩灯。哈尔滨极具特色的冬天美景,简直太迷人了。她把世界各地的人都吸引到她身边,让大家共享。我爱她,我的第二故乡。
哈市加中中学 金度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