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神巴菲特自2000年开始就以竞标午餐的方式,帮助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格莱德基金会募款,用以资助穷困和无家可归者。今年中标的神秘买家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中国富豪段永平,他以620100美元的天价中标,打破了去年的351100美元的最高纪录。 (《新京报》7月3日)
“安德鲁·卡内基说过,从社会获取的巨大财富必将有一天重归社会所有。当我们的财富已扩张到惊人的规模时,我们觉得惟一处理这笔财富的方式就是让它回归社会。”6月25日,沃伦·巴菲特引用了这句话。他在当天宣布,将捐出总价值370亿美元的股份给5家慈善基金会,占他个人总财富的80%以上,创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第一财经日报》6月27日)
短短几天之后,段永平的620100美元也通过慈善组织回归了社会,不过并不是他赖以获取财富的国内社会,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社会。虽然付出了一笔巨款,但是这样的举动很难让人理解为慈善捐款。原因很简单,如果是为了慈善事业,完全可以选择与自己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也更需要援助的国内社会,而不必让爱心漂洋过海。对于美国慈善组织来说,同样不会因为这62万美元,而认为段永平是在为美国的慈善事业捐款。因为款项来源于竞标午餐,正是巴菲特独特的个人魅力才吸引来了这笔巨款。毫无疑问,无论是谁付出了这笔巨款,慈善的义举都将划在巴菲特一个人的名下。
那么,段永平一掷千金究竟为了什么?段永平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希望有一个向他道谢的机会。”巴菲特确实曾经影响过很多人,但是每个人都有必要争取一个当面向他道谢的机会吗?其实,美国富豪竞标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无论出价多少实际上都是其个人财富重新回归社会的一个过程,巴菲特不过是促进加速的一种媒介。而中国富豪的加入则使竞标午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于慈善意义大打折扣,使得竞标午餐所追求的更像是一次千里迢迢的“追星”,抑或是一场顶礼膜拜的“朝圣”。问题是,62万美元的代价值得吗?
与国内富豪在境外的一掷千金相对应的是,多数人面对国内慈善事业总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悭吝,很多人将此归咎于慈善机构的不健全。不过,即使是在各类慈善基金会多如牛毛的美国,人们看到最多的也不是官方机构,而是富豪及其家人自发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在巴菲特所捐出的370亿美元中,约30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盖茨和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其余部分则分别捐赠给以自己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及其三个子女各自掌管的慈善基金会。如果要全面学习巴菲特,那就不仅要学其“聚财”,更要学其“疏财”;不仅要学其投资策略,亦不妨学其如何经营慈善事业。
我甚至忍不住在想,如果有一天国内的富豪能够像巴菲特一样为了慈善事业公开竞标午餐,并且能吸引到国外富豪慷慨解囊,那么,这些富豪也许将会更加自信而有尊严地屹立于国人与世界的面前。
段永平表示,他最想问巴菲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您有大量闲置资金,却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您会怎么办?”有人因此而调侃说,段永平应该学习巴菲特捐出自己的财产。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值得思考。巴菲特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投资家,更是一个杰出的慈善家,在与他面对面共进午餐的时候,希望段永平不要只惦记着“投资”而忘记了“慈善”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