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变数频生
数年来,中国冰箱业已形成海尔、新飞、科龙、美菱“四大家族”,一直相对稳定。但最近,这种格局却在悄然发生变化。除了海尔之外,其他三巨头基本完成了又一次的资本、人事更迭。 长虹收购美菱、海信控股科龙、新加坡丰隆对新飞持股增至90%。就在上个月,长虹和海信对美菱、科龙的掌控已进入收官阶段,使得两大冰箱品牌逐步脱离格林柯尔系阴影。新飞在获得新加坡丰隆大笔资金后,也是强力出击。冠名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进军华南市场。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眼睛盯住了这块市场。在“阔别”中国市场近两年后,东芝日前宣布重返中国市场,并宣称在与TCL合作后将达到年产100万台冰箱、150万台洗衣机的规模,而且几乎全是中高端产品。
与此同时,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也传出将成立“冰洗事业部”的消息。而康佳冰箱也已上市,目前正在大本营广东大力造势,图谋全国是早晚的事。与之相对应的是,冰箱巨头也纷纷走马换将,好不热闹:丰隆亚洲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冬贵于今年初出任河南新飞电器董事长;来自海信的汤业国本周正式出任科龙董事长,苏玉涛出任科龙总裁;来自长虹的赵勇出任美菱董事长,王勇出任美菱总裁,而原美菱总裁李士军则前往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任副总……
四大特点
抛开纷繁的表象,目前正在形成新格局的冰箱业,其背后直接影射着中国家电业。对此,业内人士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几大新特点。即使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不见得有多大的直接影响,但也有着剪不断的关联。
集团作战以海尔为例,其品牌早已形成全系列产品线,冰箱只是其中一环。长虹收购美菱,弥补了白电空缺。海信、康佳、美的、TCL等无不如此,在各自拳头产品之外,再组建多种部队,形成集团军。无论是在品牌价值,还是实际盈利上,都分散了风险也增加了机会。“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个产品倒了,还有那个产品!”一位业内人士说。
规模角力其次是跑马圈地,扩大产能。新飞将投资3亿多元在河南新乡征地400亩,建设新工厂。该厂投产后,新飞冰箱、冰柜、酒柜的年产量将从现在的350万台提升到500万台。今年2月动工的合肥长虹美菱工业园,投资高达10亿元,计划到2008年形成400万台冰箱的生产能力。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总投资超过10亿元启动冰洗基地三期工程的建设,建成后年产冰洗产品将超过800万台。
出口市场第三,几乎所有的厂家都盯住了海外市场,做大出口。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这一选择几乎是无可置疑的。新飞董事长张金贵表示,新飞今年启用了新标志,就是要树立国际化品牌,不遗余力地把新飞产品推向海外市场。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今年推行猛烈,要让更多产品抢滩国际市场。对于长虹等来说,显然也不会满足只有电视远销海外。
比拼高端最后一点就是高端路线。海信入主科龙后,提出2006年的经营方针之一就是“坚持高端路线,确保经营效益”。新飞抢滩华南市场,不惜花大价钱赞助赛车,就是想以时尚运动谋求高端市场品牌地位。华凌今年公布的年报中也宣称,走中高端路线,提升盈利能力。
权威视角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主任陆刃波表示,在新一轮较量中,比拼规模、高端产品、协同作战、出口能力,将是中国冰箱业的核心。同时,冰洗产品过剩已成事实,行业面临转型,原有格局被打破,新格局的定势则在进一步博弈中。
本报记者 邓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