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洛杉矶4日电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发现”号航天飞机在阔别太空近一年之后再次升空。
若在以往,“发现”号发射对宇航员们来说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任务,但此次发射距去年7月“发现”号升空暴露安全问题不到一年,美国宇航局内部不少专家认为它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彻底排除。 这是“发现”号是否应该升空的最大争议所在。
擅长报道美国航天内幕新闻的《奥兰多哨兵报》6月底披露,美宇航局负责安全问题的顾问委员会6月份曾多次提醒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发现”号主燃料箱外部的一个制冷剂管附近,仍然可能发生绝热泡沫脱落问题,危及航天飞机安全。
绝热泡沫脱落是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返回时解体的罪魁祸首。在去年的飞行任务中,“发现”号也出现部分绝热泡沫脱落现象。美宇航局用了近一年时间,对主燃料箱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去掉了大部分“不必要”的泡沫材料。但安全专家认为,彻底解决问题还要花更多时间。
然而格里芬拒绝了安全顾问委员会的提议。为此,一名负责安全的总工程师甚至提出辞职。格里芬认为,泡沫材料脱落的风险虽然存在,但可能掉下的绝热泡沫最多不过几十克,对“发现”号造成损伤的几率不超过1.5%;即使航天飞机受到损伤,美宇航局仍有应急预案,让机组成员留在国际空间站等待救援。不过他也表示,一旦“发现”号发生事故,美国现有的航天飞机将立刻退役。
格里芬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国际空间站是美国航天的“国际责任”,这一项目的失败或拖延,都会影响美国航天的声望。而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的决策者也指出,航天飞机是美国航天的象征,应该继续飞行。
正是这些与技术安全性无关的考量,把“发现”号推上了扣人心弦的“命运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