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5日,在以色列南部齐基姆附近,以色列士兵等待进入加沙地带北部的命令。新华社/法新
| 新华网加沙7月6日电 通讯:在遭以军轰炸的加沙采访日记
新华社记者王昊
作为最新一次巴以大规模冲突期间留在加沙地区的唯一中国人,新华社记者直击了以军大举进攻。从6月25日开始的一周时间里,冒着危险深入前线昼夜采访,以日记形式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6月25日
6点多,手机铃声将我吵醒,新闻线人急切地通知我:8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一大早通过地道袭击了加沙南部拉法的一处以色列边界哨所,打死3名以军士兵,还劫持了一名负伤的士兵。
这在巴以多年的冲突中并不多见。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个大事,而且后果很难想象。
我匆匆收拾一下,赶紧租了辆车赶往几十公里外的拉法。当车开到 拉法国际机场附近时,头顶突然传来“嗒嗒嗒”清脆的机枪扫射声。从车窗看出去,一辆武装直升机正在车的上方盘旋。
下车和当地记者一聊方知,他们的遭遇和我如出一辙,都被直升机的机枪给打了回来。据说以军正在这个地方搜索可疑人员和地道。
6月28日
午夜零点左右,房间的窗户一阵轻响。以色列空袭开始了,目标是加沙中部连接南北的桥梁。紧接着,以色列战机向加沙城的发电站发了5枚导弹,全城顿时断电。
随着隐约的爆炸声和窗外空中飞机的轰鸣声,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虽然已经连续几天报道,精神疲惫,但轰炸声让我又振奋起来。
当我正坐在旅馆房间窗旁,不停地同开罗和北京的编辑部联系时,突然之间,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仿佛一个壮汉用个大铁锤抡圆了,死命地砸窗,房间的门窗剧烈地抖动,窗户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
一会儿,一声更大的巨响从空气中炸开,气浪穿过半掩的窗户冲了进来。这一次差点把我一屁股震到地上,这是以战机制造的“音弹”。
6月29日
早上7点去采访被炸的电厂,5个发电机组全部被击中,
“这5个机组要修好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更换新的机组也得月余。”给我带路的工程师哈桑说。
这个电厂建于4年前,依靠从以色列进口的燃油来发电。目前承载的电量涵盖了加沙的一半人口——约75万,加沙另一半电力供应则依靠以色列的电网。
没有电,水厂就瘫痪了。分社雇员萨乌德抱怨说:“好几个孩子呢,我们怎么喝水做饭呢?”
打出租车出去采访,跟昨天同样的距离居然涨了3倍钱!司机说燃油涨价了。
采访结束后回到旅馆,前台说即刻实施灯火管制,每隔6小时启动一次自备的柴油发电机。当天,小型柴油发电机和各种照明替代品就在加沙热销。
6月30日
凌晨两点,得知巴勒斯坦内政部大楼被炸,内政部长赛耶姆是加沙的哈马斯三巨头之一。
到现场的时候,看到内政部大楼被炸毁顶上两层,这种破坏程度应该是阿帕奇上发射的“地狱火”导弹所致。消防员在和内政部大楼仅10米之隔的另一栋楼上射水灭火。正忙着拍照,突然瞧见远处闪现出两道蓝光,估计又有地方被炸了。
车上的广播里说:“紧急消息,加沙北部贾巴利亚,抵抗者与以色列一支特种部队交火……”。
刚刚离开,又听说以色列轰炸了哈马斯特别部队的训练营。
7月2日
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的第四天,加沙开始闹油荒了。司机哈齐姆指着自己的奔驰车油表说:“还有四分之一,用完后,我就回家睡觉。”
“我可以帮你租辆驴车,价格比我的奔驰便宜些。”哈齐姆拿我寻开心。
在加沙,尤其是北部和南部,驴车号称“国车”,几乎家家一辆,甚至好几辆,有比于中国人的自行车。
还好,后来分社雇员告诉我,他今天早上托一个朋友从加沙北面彼特拉赫亚搞到柴油,把他的吉普车油箱装满了。
今天局势比较平静,联系了以色列国防军,关口对记者开放。太好了!可以回拉姆安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