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看广东————权威专访:三大原因拿下“万元GDP耗能最低”全国冠军
广东是改革前沿,最早受益于“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等初级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粗放型、高能耗的增长模式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广东省委省政府陷入沉思。 答案是否定的。广东的当家人们令旗一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漂亮转轨”!尤其是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后,广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正是这一年,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联名签署邀请函,广邀国家级的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在广东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广东工业竞争力调研,用近一年的时间对广东产业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广东开始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并加大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循环经济和“构建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迅速提出,而IT、汽车等也成为广东的主打产业。
有了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撑,张德江、黄华华今年两会期间在北京信心十足地提出,广东在“十一五”规划中设定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硬指标———万元GDP能耗降低13%,其中今年要降低3%。据悉,这一指标已经写入了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如果说分别代表地区发展水平和老百姓富裕程度的GDP和居民存款余额,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双双突破两万亿元,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话;刚刚公布的“万元GDP广东耗能最低”,则更令人刮目相看———不断提高的经济运行质量,不仅让这一经济大省没有陷入“多吃多占”的怪圈,反而渐入“吃得少,产得多”的佳境。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7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指出,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取得长足进展等三大原因,促使广东拿下全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冠军。
节能降耗开始制度“护航”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单位能耗却是最低,没有比这对肯定广东树立和落实科学观更有意义的了。”谢鹏飞说,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广东,这是最好的体现之一。
拿出好成绩的秘诀在于制度建设。比如,省政府已专门成立了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并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经费;正着手起草《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制订高耗能行业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依法开展资源节约执法和监督检查;更引人注目的是,为积极推进将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广东上月初率先宣布:将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地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万元GDP电力消费量等数据。
“治本”之道在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拥有超2万亿元GDP庞大基数的能源消耗大省,谢鹏飞认为,节能降耗的“治本”之道,还在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这方面广东近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过去五年,珠三角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通信电子、电气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三大产业为例,至去年已成为珠三角三大主行业,2005年总资产达9058亿元,较2000年增长1.73倍,占珠三角工业的四成;而其工业增加值则较2000年增长2.64倍!而这些日趋“轻盈”的产业结构,不仅已成为珠三角最显著的工业特色,而且正有力扯动全省范围的节能降耗水平。
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谢鹏飞认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广东取得长足发展,也有效降低了广东的万元GDP能耗。
第三产业发展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三产一般要占生产总值的60%-70%。而在过去五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也平均高达45.4%,比整个“九五”提高了4.5个百分点。
统计表明,去年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579.44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总量的12.4%,继续居各省市首位。而广东由第三产业发展赢得的税收,去年则高达2248.83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为53.5%,首次超过了闻名遐迩的“广东制造”。(记者汪令来、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