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十里香茶”面临消亡》追踪
6成百年母茶树死亡
尽管对搬到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的18棵“十里香茶”母茶树采取了补救措施,尽管市农业局及有关专家对院子了的母茶树进行会诊、治疗,尽管该公司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对母茶树的根部进行土壤补充,搭建一个遮荫网,但因为移栽技术不过关,母茶树还是应那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这18棵茶树最终死亡了12棵,另外还有1棵即将死亡。
昨天,市农业局代表昆明市政府,按要求将当时栽在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的十里香古茶树,移栽至云南农业大学,对其进行统一的保护和研发。
5棵母茶树乔迁“新居”
“可惜了,可惜了”,应邀到现场做技术指导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蔡新,看到去年移栽到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的18棵“十里香茶”母茶,如今只剩6棵,感慨万分。“因为当时移栽时候,移栽技术不过关,其他的茶树都死亡了”,在场的人每人都在算帐,去年被该公司移栽到其院子里的母茶树有18棵,当时就死了2棵,还有16棵被挂上了“昆明古树名木”字样的牌子进行保护,但现在只有6棵活着,其中还有1棵已经死了一半。
“只能移栽5棵了,如果另外1棵再移栽一次,绝对死亡”,蔡新及市农业局的技术员沈晓进研究认为。“这个院子里,不是还有茶树,难道不是当时从十里铺村移栽过来的母茶树”?面对记者的提问,对这些母茶树保护了20年的沈晓进告诉,另外的茶树,就不是原来移栽过来的,这些鱼目混珠的茶树,没有价值。
“这些古茶树移栽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知识,不然成活率低,死亡就高”,蔡教授认为,导致移栽到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的这18株母茶树,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当初移栽的时候,移栽人员取茶树的根太少,部分主根被挖断。在移植时包根所用的绳子也不是很理想,最理想的是草绳,而他们用的是棕绳,“一年多了,包在茶树根上的绳子还没有腐烂。”
“小心一些,把土球包大一点,挖根的时候范围尽量大一些,深一些,不要伤到树根”,蔡教授安排专职工人,在茶树上做了标记,“这是为了栽种下去的时候,栽种的方位与原来一致,成活率就高”。
市农业局的技术员沈晓进告诉,在移栽前,还对这些古茶树的叶子进行裁剪,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确保成活率。蔡教授还不断的将茶树上的茶果摘下,他说:“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专职工人小心翼翼的用草绳将茶树的根部和土壤包的严严实实后,再用吊车吊到汽车上,运到了云南农业大学茶树园,这里已经挖好了坑,垫好了底肥,等待着5棵古茶树的到来。
农大茶园母茶树成活率100%
与移栽到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的18棵“十里香茶”母茶命运不同的是,去年从十里铺田野里移栽到云南农大的2棵母茶树,移栽时候,就分成了6棵,如今,这6棵茶树已经完全成活,发育良好。
“你看,我们专门派一个人在守护这几棵十里香茶,情况就好一点”,蔡教授说,如果用心来栽培这些古茶树,认真做好保护工作,结局就是两个不同情况。“每棵树都有编号,我正在纪录各棵树的情况,它是什么类型的十里香茶、有无病虫害之类的情况,我们都要跟踪。”沈晓进女士在一旁拿笔记本认真纪录着,还不时拿出一年前茶树的照片作对比,一株茶树染上了被称为“茶红蜘蛛”的螨虫病她对它格外关注。
“只等它们(茶树)入土为安了!”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的李书记告诉,去年移栽到学校的6棵茶树,旁边拉起了铁丝网,防止有人破坏,还搭了遮荫棚。所有古茶树移栽完毕后,将搭起更大的遮荫棚,并用铁丝网围成一个圈,在里面建立“十里香茶”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待到这些古茶树成活后,就对对“十里香茶”繁育,这样,“十里香茶”就不会消亡了。
另外又找到4棵古茶树
在去年的报道中,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当时仅存的古茶树有31棵。当时,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有18棵“十里香茶”母茶树,加上该公司移栽时发现已经死掉的1棵,以及留在原址还有的2棵,已经有百年历史的31棵母茶树中的其他10棵现在又在何方?
“另外又找到4棵古茶树”,昨天,市农业局的技术员沈晓进告诉,本报去年报道后,引起了王文涛市长高度重视,曾经对报道进行了几次批示。市农业局对失踪的古茶树进行了寻找,在某公司仓库院内找到4科茶树。目前,市农业局与该单位进行协商,并签了《昆明“十里香”古茶树保护移交证明》,将于这几天对这些茶树进行移栽。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