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路突出民俗
湖墅路挖掘运河特色
东新路展现水田畈文化
正在进行的“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仍将充分做好历史文化碎片的挖掘和整理,相关部门已拿出详细设计方案。7月4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就此作了调研。
新塘路
背景:为分流秋涛路繁忙的过境车辆,1997年建了新塘路,此地原有新塘镇,故名。
解放前后,新塘曾是城东三大集镇(新塘、七堡、彭埠)之一,两边商铺林立,生意兴隆。
设计理念:让后人记得新塘以前保有的人文特性,以写意手法记录新塘历史,同时结合新崛起的钱江新城,打造一条切合杭州“大都市”战略构想的现代化绿色人文大道。
重点:新塘民俗是重点之一,计划在新塘路西侧等地,结合现有绿地建成庭园布局,并在其间设置多组特色雕塑。
环城东路
背景:旧时环城东路所在地为城墙门楼,贴沙河在原东城墙外,俗称护城河。此路因沿杭州城东原城墙地基而筑,故名环城东路。
设计理念:环城东路上的红会医院有哥特式建筑;金衙庄公园曾号称杭州私家花园之首,计划把这条路打造为滨河景观风情大道。
重点:东城墙是建设重点,将结合现有横河公园形成以东城墙为主体的主题城市绿地,在公园入口处增加城墙断垣,体现历史氛围;或在现有古庆春门绿地外侧设置一段老城墙。
东新路
背景:因路主要穿行原东新乡,以乡名为路名。水田畈文化是东新路特色之一,水田畈遗址发现于1958年8月,位处杭州艮半铁路半山东站的南面,出土釉陶、木杵、竹编等文物,属良渚文化早期。
设计理念:打造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讲求诗意栖居、和谐生态的园林化大道。
重点:计划在和平会展中心附属绿地展现水田畈文化遗址,以土墙为背景,将出土的农耕等器具形成一组带有生活意味的场景。
绍兴路
背景:绍兴路北端一带,是早期杭州民众活动地域之一,1958年考古发现,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杭州先民已在这一带聚居生息。现在的绍兴路当年是铁路路基,1944年,这条铁路的艮山门至拱宸桥段被日军拆除,只剩路基,后成为公路。
设计理念:挖掘古文化特色及历史属性,营造交通人文景观道路。
重点:挖掘绍兴路前身江墅铁路的历史沉淀,如在绿地当中放置旧铁轨作为休息区,将火车车轮应用到景观小品中。
古墩路
背景:三墩是杭城古镇,镇以文星墩、灯彩墩、水月湖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三墩一度成为余杭、临安、德清、武康等地的集市贸易中心,有“小上海”之称。
设计理念:除厚重的民俗文化外,附近的浙大紫金港校区还是新教育中心之一。计划挖掘三墩民俗文化,将古墩路营造成人文生态走廊。
重点:三墩城镇一直沿五里塘河发展,形成沿河水乡特色。计划在五里塘河桥南侧设计意在体现新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浮雕墙,并在水边设计亲水平台。
湖墅路
背景:湖墅之名相传已久,地脉由武林山盘旋而下,至湖墅忽开一平阳局面,烟火万家,横亘不断,因贴近西湖,故名湖墅。
设计理念:小河直街从南宋开始就成为物资集散地,并代表着杭州清末民初航运工人、手工业者、船工、搬运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整治将挖掘运河文化,打造一条商住结合的城北景观大道。
重点:半道红是整治重点,相传半道红一带桃花盛开,蜿蜒数里,春日如火如荼,因此得名“半道红”。
聂大年曾在此题一首《临江仙》:记得武林门外路,雨余芒草蒙茸,杏花深巷酒旗风。紫骝嘶过处,随意数残红。有约玉人同载酒,夕阳归路东,舞衫歌扇绣帘栊。昔游成一梦,仍问卖花翁。
此次计划结合原有地块,在现城市绿地中设置主题雕塑,营造出诗词中描绘的景象。
(记者王佳佳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