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焦瑾璞在接受采访。
王 民摄
近些年,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投入力量日渐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凸显。随着农村金融覆盖面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中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农村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贴近农村的实际,如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就此话题,我们近日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
农信社不能包打天下
问:我国农业贷款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但是农业贷款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
焦瑾璞: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结构上面。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有很多,有农业银行,有农发行,有农村信用社,还有邮政储蓄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有共性的,县以下一些机构的功能发挥有问题。农村信用社之所以在涉农方面贷款比较高,因为在这个区域内,有地域优势。
我有一句话,农村信用社不可能包打天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创新。创新就是要针对农村金融的需求特点,创立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农村金融产品。最近人民银行一直在大力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实际上,它既引入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对民间金融的引导,同时也是对社区服务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了探索。
打破垄断形成竞争
问: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焦瑾璞:现在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竞争的不充分性,实际上存在着垄断的问题,这个垄断就是农村信用社垄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竞争的思路,要在农村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我认为,在县以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要至少塑造两种竞争对手。第一种竞争对手,是服务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贷款,要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社竞争;第二种竞争对手,是对于一些入户的贷款,特别是对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户的贷款,要形成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民间金融的竞争。如果有这两种竞争格局,那么金融服务水平肯定能够提高。而一味地不允许新的金融机构的准入、不允许新的金融产品进入,就不会有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
问:讲到农村金融,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国应该侧重哪方面呢?
焦瑾璞:现在好像有一种倾向,只要一提社会主义新农村,似乎各个方面都要拿钱。从金融方面来讲,一定要讲两个方面,就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肯定要发挥,但是由于我们国家总体财力有限,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下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里,关键是要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因为商业性金融,如果引导合适,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农村。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问:如果农村发展商业性金融,那么农村信用社将被推向市场。我国应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以应对市场风险呢?
焦瑾璞:我认为,要有市场退出这方面的思路,就是要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目前咱们的金融机构进入的多,但是破产很难。没有破产,你就没有新的机构可以进去。如果进一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创新组织体系,创新产品的话,那么你现有的一些不合适的或者资不抵债的农村金融机构不退出市场,也是不行的。
改进农户信用
问:在改进农户信用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焦瑾璞:解决农户信用问题,要从环境和制度方面来解决,也就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因为在农村来讲,农户还款靠什么?是粮食。粮食靠什么决定?靠价格。近几年我们的粮价忽高忽低,粮食多了卖不出去,粮食少了引起波动,它的原因是缺乏期货市场。价格决定了才能发展订单农业,根据期货价格,农民种什么东西提前知道了风险,随后便会出现订单农业,就可以根据订单来进行保险。有了订单农业,有了期货价格,保险就发展了,保险发展,你有保单,我为什么不给你贷款呢?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