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7月7日电 题:“油井就是我的孩子”——记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采油高级技师束滨霞
新华社记者杨成军
辽河油田地处渤海之滨,目前凭借每年产出1300万吨原油、9亿立方米天然气,成为我国第三大油田。 欢喜岭采油厂新33号井站年产原油接近1.5万吨,为辽河油田公司贡献份额超过千分之一。这个基层小井站依靠9口已步入“老龄化”的油井,取得如此佳绩,主要应归功于它的好主人——“拿油井当孩子呵护”的采油工束滨霞。
束滨霞任站长的新33号井站,坐落在远离闹市区的一片芦苇荡里,通过一条简单的土路与外界相通。记者日前慕名去井站采访这位拥有高级技师头衔的采油女工。汽车在芦苇荡中穿行10多分钟后,靠近了一小块平整的空地,一部有两层楼高的抽油机提醒大伙儿,新33号井站就要到了。这时,一群身着红色工作服的人迎了出来,在满眼绿色的芦苇荡里,那团红色格外夺目,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束滨霞。
束滨霞身高一米六左右,体态略显发福,脸庞黝黑,寒暄过后话语不多,甚至有意无意地站在人群边缘。记者主动走近她,再次握手问候,并请她介绍采油井站的情况。她红着脸走到抽油机旁说:“这就是大伙儿常说的‘磕头机’,那就是我刚才说的‘毛辫子’,那边则是采油树……”一说起油井,束滨霞声音越来越大,眼睛也亮了起来。
束滨霞说,在一些人看来,采油工无非是巡井、取样的简单操作工。但那只是表面,如果真那样简单地应付工作,早晚会出大问题。辽河油田现在已进入开采中后期,地质情况复杂,油层薄,含沙、含蜡严重。新建油井很少,老井产量不断下降,现在许多油井是不定期出油的间开井,脾气就像小孩子说变就变。这种井要确定几天开一次,需要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观察和摸索,这就给采油工增加了工作难度。采油工的职责就是管好油井,绝不能因为失职而使原本应该拿到的石油白白流失。一名合格的采油工,应该让自己的油井成为“高产的奶牛”,源源不断地挤出“乳汁”。
已届不惑的束滨霞,参加工作23年来,参与看护管理的各类油井不下百余口。如今对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她仍念念不忘。当时为了能精通地上油井管理、掌握地下变化规律,井场、家里都成了她的练兵场。白天从油井管理维护的一招一式练起,晚上常常把一些旧管阀配件拿回家里练习,为了不影响邻居正常休息,她就把旧工服、破棉被铺在地板上进行演练。即使在班车上,她也会一边用手比划,一边默念着操作程序,大家都开玩笑地说她“着魔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她掌握了量油、调参、碰泵、加皮带、调平衡等采油工必须掌握的全部技能,在同年参加工作的学徒工中,她第一个提前半年出徒了。
随后,她用12年时间,学习了30多本相关理论书籍,写下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收集了5万多组油井对比参数,绘制了500多张井站工艺流程图和井身结构图,成为一个既懂油井管理、又懂地质构造理论的多面手。
2000年初,束滨霞调任新33号井站站长。当时井站内有5口井含蜡高,4口井出沙严重,油井断、卡、脱现象频繁发生,检泵周期短,管理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一口油井由于出沙严重经常卡泵,她仔细检查发现,造成油井出沙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压差过大、放套压时操作过猛、洗井速度过快以及日常停抽时间过长等,随即在这口井上实施“四小、两稳、一少加憋碰洗工作法”,使这口井实现了稳产,还延长了检泵周期。她又带领工友在其他出沙井上成功运用了这一工作法,使油井检泵周期由平均40天左右延长到200天以上。其中一口油井还创造了连续3年正常生产不检泵的采油厂最高记录。据统计,从2000年到目前,作业区推广应用这一工作法,减少检泵作业1300井次,累计增产原油10多万吨。
束滨霞还针对不同井况的油井结蜡问题,总结出油井碰泵“七个一操作法”“油井自身热洗除蜡法”“自动加药化蜡法”以及“长停井复产二次管理法”,并给每口油井都建立了翔实的井史资料档案。她编撰了《油井管护对策100例》,先后提出和实施挖潜增效合理化建议1500多条,在作业区、采油厂广泛推广之后,累计增产原油80多万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达96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