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摇摇晃晃地站在702车上,车载电视里几个小球迷在接受采访,突然想起坐在巷子里拉萨小酒吧里的黧黑面孔的康巴男人,对着瓶大口灌着拉啤(拉萨啤酒),指着墙角的25寸彩电争论输赢。
大连湿润的空气又飘回身边,呼吸不再困难,鼻血止住。这是精致的现代都市,古老的青藏高原再次遥不可及。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7月5日发布2006年6月中国流行语。处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以最高的词频位列6月份中国十大流行语榜首。但是,对于大多数平原游客而言,青藏铁路似乎等同于“旅游专线”,无限风光是其主旨内容。
青铁对于西藏的意义当然远不止于此。有分析说,铁路使西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联系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就像一根血管,将它与中国母亲的肌体紧密相连。
而拉萨本地的商人对这根血管的期望是:提升本地的造血功能,不要让它变成“输血管道”。
铁路为拉萨载来喜悦
连日来的拉萨本地媒体上,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一分喜悦。青藏铁路成为亮相率最高的关键词。离开拉萨的当天记者看到,一家当地报纸发起青铁主题征文活动,本地居民踊跃投稿,形式包括散文、诗歌等,还有一位老人填写了《清平乐》,语言朴实,很有激情。
7月1日11时,在堆龙德庆县南部的团结路桥下,和记者一起见证出藏列车首日通车的,是数百名举家出动守候了四五个小时的本地藏民。他们对火车到来的意义还比较模糊,最大的心愿还是看一看火车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速度,以怎样的姿态驶过自己熟悉的家园和土地。
从西藏昌都县专程赶到拉萨、当日清晨就包一辆出租车来到堆龙德庆县观看火车通车的江错黝黑脸膛,高大强壮,戴着白色藏式礼帽,嘟着嘴唇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呜……丝……”坐在杨树下等着看火车的藏族小伙儿立刻好奇地凑了过来。
7月3日,记者乘上拉萨——兰州的青铁列车,尽管连日来,每天这个时候都有列车经过,但是,沿途看到的穿着藏袍的牧民站在草原上,无一例外地努力朝列车挥手,表达问候。他们的身边,是朴素的白色藏包。
离城市稍近的地区,常见的建筑是单层的泥房,房顶插着象征吉祥的五色幡,颜色有些陈旧。
刚刚开通的火车给从未见过火车的藏民们带来的当然是强烈的新鲜感,但是,你能说住惯了藏包、泥房的牧民们不期待住上电视里闪现的都市大厦,不期待锃亮的玻璃窗、宽敞的床、室内的卫生间、清晨阳光斜身入室?
别让铁路成为“输血机”
7月7日,回到家里收拾行囊的记者发现,事先准备的十多元角币零钱还剩7元。
这是临行前朋友提出的忠告: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西藏路边也会有乞丐,需要施舍。
然而,记者在街头遇到的乞丐远没有想象中多。记忆深刻的是一位穿着羊皮袄的老人坐在人行步道边,摇着转经轮,并不阻拦行人。记者掏出5角钱递到他手里,老人面露微笑,手心向上,喃喃几句,像是祈福。
拉萨最大的商业街——八角街上,6年前从陕西西安来拉萨做生意的宗龙有一间数十平方米的户外用品店。以前他的店铺多达4间,但这里是拉萨,生活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他关上了其他三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悠闲日子,每天以啤酒作水,广结天下好友。
宗龙曾经像康巴男人一样擎着酒瓶,眯着眼睛说:“和最好的朋友闹翻了,因为他要为拉萨周边的贫困小学捐钱。”他说,这是不少身处拉萨、并喜爱此处民风的外地人最大的担心——外来客的善意可能会破坏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内动力”。
“我当然不反对慈善事业。”宗龙强调,交通便捷直接为本地经济注入活力,但是,这种活力应该是由内而外地启动,不要让西藏人民先把自己定位为“穷”,更不要让外地游客视贫困为一种“风景”。
在宗龙的店里坐了半个小时,走进来的全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宗龙最害怕他们一进门后先点个头说“HELLO”。有十几年从商经历的宗龙说,在其他城市,顾客一般没有这么客气。“我不希望人们在这里显示自己的礼貌。能够被平视也是一种尊重。”
宗龙说,他的旅游过程中,在拉萨周边的旅游地区,当地孩子们见到外地人就会理所应当地伸手要钱要东西,甚至一些成年人也是如此。游人在此地也乐于“外援”。“这种心态是不该被鼓励的。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本地人需要学会的是自立生存、自我发展的理念,而不是依赖。”
拉萨街头传统与现代交织
拉萨的北京东路上有一家重庆人开设的工艺品店,门前的一只绿毛鹦鹉“精通”三门语言——不但会说“HELLO”、“你好”,还会“多吉切”(音,藏语‘多谢’)以及其他连店主都听不懂的连串藏语。
大昭寺的红墙下,连续一下午磕长头的藏族女子直至21时寺门关上,才解下束腿带,口中念念有词地离开,行路的僧侣披着深红僧袍,背上的柳条架子插着写满《度母经》的风马旗,缓步融入步行道密集的人流之中。
游人们喜欢拉萨街头古老的风景,他们顶着晒脱皮的鼻头四处张望,直视身着藏服的路人,仿佛他们也是风景的一部分。而这里的藏族人似乎已经习惯被注视,心无旁骛地行走。
布达拉宫旁边的邮局门口,身着藏服的年轻女子在巨大的遮阳伞下撑起酸奶摊。她的商品分塑包和木包,均是2元钱一份,呈塔形垒起。塑包是都市里超市常见的小包装酸奶,厂址在拉萨市郊。后者是小只的深褐色圆木桶,掀起上面的塑料盖子,厚厚的酸奶结了一层白蜡状的奶皮。摊主从一堆不锈钢勺子里捡出一把递过来,再指指桌上用饮料罐子盛装的白砂糖。奶香木桶不许带走,摊主会注视你一勺一勺吃完,再默默地将木桶收到桌下的篮子里。
现代文明渗透古城
现代文明、流行元素向拉萨这座古城的渗透,如宿命般不可抵御。
6月26日记者初次入藏,坐在大巴里,侧面并行的公交车身印着的巨大宣传画上,脸露微笑的王力宏一闪而过。
在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边,几个五六岁的当地男孩子在柔软的沙滩上踢球,并且争论谁的姿式像欧文,谁的扑救像莱曼。不像父辈们使用传统语言,孩子们用汉语交谈。他们说,学校同时教英文和汉语,学汉语虽然有些吃力,但父母督促他们好好学习。
绝大多数拉萨小茶馆的配乐并不似记者当初猜测的《青藏高原》、《天路》或者其他不熟悉的藏文歌,而是终日以流行歌曲为主,尽管顾客大多是本地的上了年纪的藏民。他们在孙燕姿、林俊杰的歌声中闲坐一个下午,脸上的表情似乎享受而且习惯。
大昭寺广场上,闲步街头的喇嘛随时可能掏出挂在腰间的手机接个电话。
本地居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概念,远比游客们的期望高出许多。大昭寺后身的市场摊位上,面颊黑红的藏族女孩子捧着圆口的玻璃罐头瓶,里面插满鲜艳饱满的各色花朵。看到记者好奇,她用略有生硬的汉语说:“格桑花,喜欢吗?可以卖给你。”
十几个连线的摊位上摆着大包大包的白色灯芯和酥油包。100支的小包灯芯酷似棉签,5元一包,不许还价。前行处是奶渣和风干牦牛肉的临街摊位,巴掌大小的牦牛肉干要7元钱一块。
马路上车流密集,17时左右一些旅游路段还会有塞车情况发生。超炫的改装越野车挂着藏A的车牌。但当地最发达的交通工具是绿色带篷的人力三轮车,大多不安车铃,车夫大声打着呼哨,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一些车子不太遵守规矩,车道逆行者不在少数。
一些外地商人说,不少本地藏民之所以处于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其生活来源主要是祖上留下的房产,不是一处,而是多处。来拉萨做生意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本地虽然房价租金不算高,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转让费。这些加在一起,完全够一个甚至几个人生活。如果铁路的开通能把市场经济真正地带过来,把现代工业载进来,人们的生活状态肯定会有大改观。
记者苏琳 实习生孟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