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杜海 济南报道
6月底,中国光大国际(0257.HK)对外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光大水务已与济南市国资委、济南市公用事业局签订了转让协议,将出资4亿元获得济南市污水处理厂相关资产,以及运营该厂的独家经营权。 具体的期限为30年,期满后,资产将无偿转回济南市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是山东省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改制的最后期限。趁着这个当口,以及水价上涨的利益诱惑,光大国际成了济南水处理市场的追捧者。
“事改企”机遇
光大国际是光大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企业,是光大集团在基建、地产、能源、路桥、环保等行业的主要投资平台。
根据光大国际发布的公告,光大将于协议签订90天内成立项目公司营运有关业务。条件为,济南市公用事业局必须已完成污水处理厂的设备改造和现有职工的安置。项目公司成立后15天内,双方将签订资产转让、职工安置等正式协议。同时,根据协议,济南市政府将授予项目公司营运污水处理厂的独家权利。
7月4日,在位于济南小清河北路附近的济南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一厂),记者看到,偌大的厂区格外安静,惟有水质净化池内激流喷涌,伴随着阵阵机器的轰鸣,一池池浑浊的污水在经过繁杂的工序后,“神奇”转变为达标排放水源以及干净的再生水。
据介绍,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和二厂主要承担着济南市区的污水处理任务,其水厂、管网建设总投资在7.6亿元左右,而其中大部分来自政府和贷款。此刻光大国际的进入,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4个多亿的负债问题。同时,外来资本的进入,将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尽快实现企业化管理,并有利于下一步城市污水处理机制的改善。
对于光大而言,正是山东污水处理厂“事改企”(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的改制风潮,为其顺利获取济南污水处理厂独家经营权,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山东省建设厅计财处副处长孟大明曾透露,省内现有污水处理厂在2006年年底前必须按市场化的要求全部完成规范改制。《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规定,“允许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和经营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截至2005年11月,全省145座污水处理厂中,已有112座污水处理厂成为企业。
资本热捧水务市场
如今,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以及污水处理费调高,使得水价被不断推高。随着山东各地污水处理费逐步调整到位,也让光大等资本大鳄们嗅到其中机会。
记者从山东省城镇供水协会了解到,2004年山东省污水处理费平均0.4元/立方米左右,仅能满足运行所需资金的1/3左右,由于入不敷出,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半运行状态。省政府为此制定了0.8元/立方米的最低收费标准,要求17市必须全部“达标”,在此基础上再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1元/立方米。
经过调价,去年8月山东省污水处理费平均价格达到了0.7元/立方米;截至今年2月底,又进一步提高到0.8元/立方米的最低限价。其中,淄博、潍坊两市更是提到了1元/立方米。这也是全国水价上涨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23日,在2006年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就表示,“目前已开征的普遍存在偏低的问题,还不能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下一步提高水价重点之一就是提高污水处理费。”
据悉,发改委已连续3年对36个大中城市进行水价跟踪调查,根据地方发改委每半年上报一次的数据,发改委价格司得出的结论是“水价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而根据发改委制定的资源价格“闯关”大计,水价上涨的步伐还远未停止,真正的“天价水”将出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完成后的2007年,“届时综合水价每吨达7元的现象将会出现。”
数年前开始,外资与国内资本就开始大量涌入很多人看来根本无利可图的水务市场。除了个别地方政府对进入资本承诺较高固定回报的一些项目外,大部分项目在当时的水价来看,只能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这些投资举动的赌注,便是中国水价上涨的大势。
现在看来,水价的上涨正在印证那些先脚进入水务市场的资本的眼光。除了刚刚进驻济南的光大外,放眼望去,此时的山东水处理领域已然群雄逐鹿。
不久前,新加坡联合环境技术公司在威海敲定两个总值为2500万美元的水务处理项目。今年年初,另两家新加坡水务公司也进入山东:新加坡环保控股集团投资滨州市滨城区南城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新加坡森那美也与潍坊银同国际投资达成了协议。
对光大而言,其触角早已伸到了山东。去年12月2日,光大国际斥资2.24亿人民币,收购淄博环保污水处理公司,成为淄博公用事业领域最大的一宗并购。此外,青岛市海泊河和麦岛污水处理项目也是由光大环保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及管理的环保项目,扩建完成后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2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