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山40年拣回“石器时代”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但是清代的曹雪芹老先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他辞世几百年后的今天,辽宁省朝阳市一位既没念过几年书,更没出过书的普通老人竟然用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现实版的“石头记”,只不过这部“石头记”的完成靠的不是写,而是“拣”。
40年的时间里,郑老汉在山上共拣到了1000多件石器时代的石器。
在朝阳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孙国平主任的指引下,记者驱车5个多小时后,来到了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乡十五家子村一处普通的民房前。面对着这样一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还有点破旧的平房,如果不是随后见到了那些几千甚至上万年前的“宝贝”,记者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就是记者要采访的地点。
“啊,你们是为那些‘石头’来的吧?有,进屋吧!”说话间,今年60岁的老汉郑才把记者让进了屋。郑老汉先是在圆桌上铺开一大块红绒布,用手抚平,再从炕上和地下的柜子里捧出几个布袋子,小心翼翼地从里面一个一个地往外拿,然后轻轻地分类摆到红绒布上。不一会,圆桌上就摆满了记者只在史料上才见过的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或打制、或磨制的“石凿”、“石斧”、“石杵”。“这些都是多年来我从山上拣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山上看到它们时还有些纳闷儿,这玩意儿山上怎么这么多,后来……”说着郑老汉把话转给了孙国平。
孙国平说:“一开始我们文物部门根本不相信,这些在历史学研究上有着重要意义的石器时代的文物怎么会如此之多地出现在普通农家,而且开始还是不经意间拣来的。可是后来,经过我们的鉴定,这些东西有打制的、有磨制的,还真是石器时代朝阳地区先民的遗物。”
“这些是个头小的,可以放在桌子上,下屋里还有大的,桌子上根本放不下。”寻着郑才老人的声音,记者跟他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从几个大木箱中,郑老汉又费力地搬出了数十个个头相对较大的“石凿”、“石斧”和“石杵”,有的石斧还被郑老汉给绑上了木质的“把儿”。
记者问郑老汉:“这些年你拣回的石器总共有多少?”“1000多件总是有的。”郑老汉摸着身边的几个木箱说。
首席记者 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