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赵磊)奥运会期间突发气象事件如何应对?昨天上午9时,全国气象部门奥运气象服务2006年演练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指挥中心启动,包括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各直属业务和科研单位都应邀参加,这也是本市首次进行奥运气象服务演练。
据了解,奥运气象服务2006年演练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模拟演练,包括7月8日至12日的开幕式和赛时气象服务演练,火炬接力气象服务演练,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信息网络技术保障能力演练等。第二阶段为结合奥运测试赛的实战演练,包括8月18日至31日的2006年国际帆船邀请赛,8月27日至9月5日的第11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8月15日至20日的第11届国际田联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这次演练现场指挥、北京市气象局局长谢璞说,奥运会的赛事、赛程、成绩历来都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演练期间,气象部门将做好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和新增设的各类现代化设备探测产品的传输,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积极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努力提高预报能力。
据了解,明年还将进行一次奥运气象服务演练。目的是为了磨合锻炼队伍,及早发现问题,凝练问题,解决问题。
信报追访
奥运气象服务要精确到场地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奥组委要求进行双语天气播报,但是播报员的口语水平还跟国际上有些差距,最好能对他们进行培训;再次,预报产品一定要精确预报到某个比赛场地的风速、风力。”秦大河说,目前没有相应的预报产品,在两年之内就一定要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