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胡志国正在为顾客修脚。
图片由胡志国提供
胡志国,哈尔滨唯一拥有正规本科学历的修脚师。26岁的他从业仅一年有余,却已开门收徒,慕名拜师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他自信地说:“因为资历尚浅,我的修脚技术不是全国最好的,但是我的技术集各家之长,我是做培训最好的人选。”目前,他最大的心愿是将修脚这项民间技术发展成一个行业。
心灰意冷学修脚
2005年2月,在胡志国创业四处碰壁心灰意冷时看到了女修脚师陆琴的访谈节目,陆琴的话让他看到了这项民间技术的市场前景,于是他远赴扬州拜师学艺。
上大学时,胡志国便表现出商业天分和吃苦精神。冬天为同学磨冰刀,夏天推销泳衣,这些小生意让胡志国在大学的几年里基本不再向父母要钱。而同时,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
当同学劝他复习考研时,他说:“我有本科学历够了,我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如果觉得有需要,可以日后再进修。”但那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干上修脚这行。
2004年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胡志国来到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做销售和售后服务,一段时间后,他辞职开办了“雅峰时代校园文化传播公司”,因为他想找到一个更能自由发挥的空间。他想为大学生打造一个交友、交流、竞技的平台。在各个大学校园贴招聘海报、举行宣讲会、与有志者交流,一番努力后,他建立起了一个拥有几十人队伍的校园网络。“当时每天就是不停地说话,虽然很累,但是却乐在其中。”胡志国说,“我还想办一张报纸,提供大学生需要的信息。但是启动这张报纸需要50万元的资金,我四处找投资却四处碰壁,感觉心灰意冷,非常疲惫。”
就在此时,胡志国看到了陆琴的节目,陆琴的一句话触动了他:“我们这个行业要从旧社会的修脚工逐渐演变成脚医。这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的行业,但是行业中有文化的人很少,所以想发展很困难。我希望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能加入到我们的行业中,尤其有大学生的加入就更好了。”
这番话让胡志国眼前一亮,古人说,做生意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早,人早我新”,“大家都不认可的我去干,首先从思想上就没人和我竞争。而这又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行业,提前介入就可以优先抢占市场。”胡志国说。虽然只要有技术就可以有高收入,但这毕竟是在旧社会被归为下九流的行业,胡志国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在哈市做了一番市场调查。经过半个月的调查,他发现,哈市的很多修脚师是搓澡工兼的,只能简单地为顾客修一下趾甲,无法解决客人的脚病和疾苦,于是他坚定了学修脚技术的决心。而这段时间,听到儿子要去学修脚,胡志国的父亲一直生着闷气。
临走时,胡志国对父亲说:“爸,你放心,儿子到扬州拜师学修脚不是为了当修脚工,我要把好的技术学回来,在北方发展,这一行的市场前景不错。”
本科学历成拜师敲门砖
修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技术一般是家族相传,即使有师傅开班授课,传授的也多是皮毛。而胡志国的高学历和高悟性让多位名师另眼相看,他们打破常规,手把手地传授技艺,甚至让他参与到店铺管理中去。
胡志国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南下扬州找陆琴拜师学艺。可是陆琴没有立即收他为徒,而是让他在店里多看看。在店里,胡志国逢人就问,打听这行的收入水平、市场行情。三天后,胡志国找到陆琴坚定地表示要拜师学艺。确信眼前的这个大学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陆琴惊喜之下,把一身绝活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当听到胡志国是本科学历后,很多人都会问他为什么要学修脚。即使是扬州修脚业内的顶级大师都会质疑:“本科生怎么学修脚啊?修脚好吗?”此时他会反问人家:“学修脚不好吗?”
凭着刻苦勤奋和过人的领悟力,胡志国很快成为陆琴的得意弟子。而他的高学历和高悟性成了拜师的敲门砖,又先后得到四位名师的指点。他甚至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扬州大大小小的修脚的地方,向修脚师虚心请教,吸纳各家的长处。
就在学成即将离开时,胡志国幸运地被一位有名的民间医脚大师看好,成为其关门弟子。胡志国说:“一位老人连续两天指名找我修脚,第二天服务结束时,他突然问我:小伙子,想不想学治疗脚病?我看好你,想收你当徒弟。”胡志国当时既兴奋又紧张,可是却已经交不出学费了。老人没要胡志国一分钱,甚至没喝过一口胡志国买的水,却把医术、药方倾囊相授。
六位师傅都认为胡志国是自己教出来的最优秀的徒弟,“悟性非常好”是他们的一致评价。但是他唯一欠缺的是经验———治病的经验、与客人打交道的经验,但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修过百双脚后才掌握绝活
对于拜师学艺的日子,胡志国回忆说:“那是一段特别艰苦的日子。几十人住在一间大工棚里,双手常常伤痕累累。但是我觉得我有干修脚的天赋,虽然我身材比较胖,但是双手却很灵巧。”
那时胡志国每天5时起床,到运河的河堤上练习基本功,双手敲击在大理石柱上既要力度适中,又要有节奏感。对他来说,最难的基本功要数“推筷子”,两只手指捏住锋利的修脚刀割木筷子,只能手指和手腕用力,稍不留神,刀便会割到手上。两个多月,胡志国“推”了上千根筷子,时间从最初的两三个小时“推”完一根,到最后创下了师兄弟中的最快纪录———9分钟一根。“那时手天天是肿的,常常‘推’完一根筷子,需要很久手才能恢复感觉。南方炎热的天气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我比较胖容易出汗,因为有汗,手一滑另一只手就被刀割出一个口子,双手常常伤痕累累。但幸运的是没有受过严重的伤。在学徒中,手被割伤缝针是很常见的。”胡志国说。
两个多月后,胡志国终于可以为客人修脚了。可是第一次修脚,却将客人的十个脚趾全部割破了,甚至削下了一小块肉。可是这位老年顾客却似乎没有感觉,依然和他谈笑风生,没有任何疼痛的表示,完事后还再三道谢。胡志国当时脸涨得通红,羞愧得无地自容。在修过上百双脚后,胡志国才保证了刀下去后顾客的脚不再出血,而修一双脚的耗时也从一个多小时降至十几分钟。
虚心地求教、刻苦地努力让胡志国掌握了更多刀功,也让他的技术得到了认可。2005年10月,胡志国告别师傅,带着一身“武艺”开始独闯“江湖”。
要将民间技术变成一个行业
回到哈尔滨后,胡志国凭着自信与技术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开起了修脚店,并成为一家知名洗浴中心的签约修脚师。每天从早忙到晚,工作超过15个小时,而他的收入也赶超了许多白领,最多时日收入700多元。
在店里,胡志国既是老板又是唯一的员工,他的工作常常从帮客人洗脚开始,直到帮助顾客穿好鞋结束。不少顾客一听到他的北方口音,便对他的“扬州修脚”技术产生了质疑,于是他先让顾客体验,满意再付费。谈笑间,脚修完了,如同按摩一样,完全没有感觉。他的好技术口耳相传,修脚店开张两个月后,就已顾客盈门。与其他的修脚师不同,胡志国除了修脚还治疗灰趾甲、嵌甲、鸡眼等脚疾,这为他的业务量增长锦上添花。
一天店里来了两个打工妹,一名女孩的大脚趾肿得好像蒜头。虽然胡志国再三保证修脚不会疼,但是当他一亮修脚刀,女孩吓得哇哇大哭。别人以为他将顾客的脚修坏了,都跑过来看。胡志国一边和女孩聊天,一边把扎在脚中的嵌甲削出。完事后,女孩才发现真的没有痛感。最后女孩挂着两行眼泪笑着走了。
看到顾客满意的笑脸,是他最大的快乐,在为别人解除痛苦的同时,胡志国更增加了自信。当时,一位踮脚的老邻居找到胡家,想让胡志国帮忙治疗脚病。这位老邻居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残疾,可是胡志国一看,原来是五个鸡眼让这位老邻居“残疾”了十几年。五分钟,刀到病除,年近六十的老邻居乐得蹦了起来。
在洗浴中心,胡志国常常要忙到第二天凌晨。有时回到临时宿舍刚刚躺下,又被电话叫起来,回头客来了,胡志国不好意思让他们扫兴,于是翻身起床继续忙活一阵子。
胡志国出了名,慕名拜师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徒弟节洪波虽然年长他八岁,却对师傅非常尊敬和钦佩。当记者问胡志国是否愿意将技术倾囊相授时,胡志国说:“现在修脚只是一项民间技术,我想通过努力把它变成一个像美发、美容那样的行业,开自己的连锁店。既然要发展这个行业,我就不能保守。”“不怕被超越吗?”记者问。“对此我有充分的自信,而且一年多以来,我的技术又精进了,以前修脚时想着师傅的话,一步步地照做,现在可以发挥自如了。”
目前,胡志国已经关闭了原来的修脚店,正在寻找新的店址,准备开店、传技。
大学生自我“贬值”勿盲目
胡志国拥有本科学历却拿起修脚刀的行为备受争议和质疑,但他对自己的自我“贬值”却乐在其中。“我享受着这份工作!”这是胡志国对一年多从业经历的总结。
不要小看修脚,钻进去一样有学问。不是已经有大学生去当村官、去养猪、去种地了吗?修脚有什么不行?”胡志国说:“如今,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就业不是仅能去挤机关、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这些独木桥。只要有知识的支撑,行行出状元。大学给了我知识,让我学技术更容易,让我能够意识到商机,也让我更容易与客人交流。”
但是他奉劝大学生,虽然找工作务实很重要,但不要盲目自我“贬值”。择业前,要先对未来做好规划,考察行业的发展前景。“只要有前途、懂得抓住机遇,即使卖肉、修脚也会有出息。”胡志国说。
(生活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