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信又一次失业了。
这位来自大方县瓢井镇乐丰村的30岁汉子表情凝重:老婆和3个孩子都在身边,全靠他养活。一个多月没什么事情做了,家里还欠着一屁股债,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宁波打工12年了,无数次失业。 但这一次,杨昌信心里头很“憋火”。
和杨昌信一起失业的有23人。在宁波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港枫林办事处的一个小村庄,记者见到了无助的他们。
失业起因于“谌英事件”。32岁的谌英没有想到,出来打工才3个月自己就受伤了。2005年7月来到宁波某港口公司打工,负责装卸。2005年10月3日上午,他重重地摔到了甲板上……
拄着双拐,步履蹒跚。腿疼把这个壮汉折磨得面无血色。宁波市第六医院诊断结果是:左腿粉碎性骨折。医生告诉他,1年后拆钢板,恢复得不好的话,可能还要做植骨手术。
随后发生的事,比骨折更让谌英心痛。
这一摔,摔出了4.8万元医疗费。谌英和同去的老乡们凑了1万多元,公司“慷慨解囊”3万多元,才把医疗费垫上。出院后,公司负责人告诉谌英,他没有义务为工人支付医疗费用,那3万多元,是他为在公司打工的23位贵州工人支付的工资。
23位贵州工人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公司支付这3万多元的时候,非要他们一个个地在一张纸上签字。大伙儿找到北仑区劳动局,劳动局要求他们每人交300元的仲裁费。钱交了,事情却没有进展。这一“闹腾”,公司将23名贵州籍务工青年全部开除。上当受骗的他们愤怒了,上门找老板评理。随后赶来的警察警告他们不能乱来,要找正当渠道反映。
哪里才是正当渠道?
杨昌信凌乱的房间里,一个红色的铁炉子十分显眼,这是大伙儿从大方托运过来的。失业1个多月了,没有人找到新的工作。大家围着铁炉子讲述打工的感慨:我就不明白,当地孩子的学费是560元,外地孩子的学费是960元,高出400元。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学比当地的孩子要多交学费?我们不怕吃苦,就怕没工作干,来宁波的贵州人起码也有1万多人,找份工作真的不容易,一提签劳动合同,老板就不要。真是难啊!
作者:赵国梁 李缨 杨静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