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鞋行业亟须实施名牌提升战略
■本报记者 程小旭
今年以来,我国制鞋企业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浪,欧盟再次对我国鞋企挥动反倾销大棒。
自今年4月7日开始,欧盟对中国产部分皮鞋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渐进方式。 按照这个渐进式的时间表,4月7日至6月1日征收4.8%,6月2日至7月13日征收9.7%,7月14日至9月14日征收14.5%,9月15日起征收19.4%。欧盟对我国皮鞋开征反倾销税后,我国皮鞋出口量开始回落纷纷寻找各种办法规避风险。
面对反倾销税率提高带来的风险,当前我国制鞋行业发展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以至于欧盟频频对我国制鞋企业挥舞反倾销大棒?在欧盟将反倾销利剑刺向中国制鞋企业的同时,中国鞋业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贸易摩擦,规避反倾销税率提高带来的风险?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内知名制鞋企业双星集团总裁汪海。
当前我国制鞋行业
发展中存在七大弊病
王海认为,中国是制鞋大国,但不是制鞋强国,当前我国制鞋业正面临七大弊病。
一是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投资过热,盲目发展,造成供过于求,使工厂开工不足。若宏观经济不进行调控、不受约束的话,这些现象可能还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国家宏观上采取有力的调控措施,像汽车、钢铁和轮胎工业等快速增长得到扼制和控制,制鞋行业可能会好一点。目前对制鞋影响大的是投资过大、过热的盲目发展,不管是个体的、改制的,还是正在发展的都受过热的影响,是制鞋行业很大的一个弊病。
二是鞋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密集型行业特点是工人多、手工操作、不好管理,当前全国上下发生“民工荒”,鞋厂招收女缝纫工比较困难,招起了男缝纫工,男缝纫工因工资低、经常加班加点劳动强度大,使大量男工流动很大,导致企业内部人才匮乏,管理和人才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是“四低”的问题,即低水平、低档次、低质量、低价位。这种“四低”的竞争,造成市场上和经营中的无序竞争,出口方面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竞争,肥水流入他人田,国外商人从中得利。中国鞋业应一致对外,停止内耗,停止价格战,停止恶性竞争,建立中国制鞋联盟,全行业在现有水平上调整思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参与世界经济大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要统一认识,实现我国由制鞋大国转变为制鞋强国。
四是品牌意识的淡薄。近两年质量抽查显示,产品合格率仅为52%多一点,档次、价位过低,导致了外国反倾销。所以,要强化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行国际标准的质量认证、环境认证和社会责任认证,培育和打造我们民族的优质名牌。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低,技术投入少。在制鞋行业中,多数企业的产品仍是“老面孔”,靠低水平生产,低价格微利保本经营,经济效益不高,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仍然很低。企业缺乏技术改造能力,装备无法更新,人才难留,适应不了当前制鞋制造技术的发展。
六是企业生产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差。制鞋行业的“合理分工,专业生产”格局缺乏行业的有效引导。由于制鞋行业产品本身的特点,专业化生产要求高,社会配套程度高。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各自为战,有的地区也在强调自我配套。技术力量、生产能力分散成了制鞋产品竞争能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七是低价竞销严重。尽管我国鞋类产量和出口量很大,但技术创新、开发设计力量薄弱,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大部分产品属于来料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低档出口鞋占据了出口的主要位置,出口次序混乱,低价竞销严重。国际鞋类中低档市场正面临着越南等新兴鞋类生产国的竞争。
制鞋行业亟须实施名牌提升战略
汪海指出,面对反倾销税率提高带来的风险,我国制鞋行业亟须实施名牌提升战略。
首先,作为世界上新兴的贸易大国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将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贸易摩擦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且日益激烈。今后,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待贸易摩擦首先要有平常心,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中国制鞋业近年培育和创造了不少国内知名品牌,但在国际竞技台上,中国鞋业仍欠缺竞争力。为此,我们应继续强化品牌意识,有条件的制鞋企业应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并在产品设计、功能性、款式和舒适度等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设计方法,改善产品的内在性能。
再次,还应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从而提升中国制鞋业在世界同行中的位置并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名牌形象方面,要吸纳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企业要从制造提升到创造、创新,从国内名品牌提升到争创国际名品牌,要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
发挥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多创办自主创新和名牌论坛大会,总结推广大型骨干企业创名牌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制鞋企业争取列入世界名牌产品行列。同时要与地方协会合作,推动主要产鞋区域品牌建设和水平的提高,在新一轮的我国制鞋产业转移重组联合中,提高向知名品牌的大集团和产业区的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政府还应通过组建“鞋业工业园”加以支持引导,鞋业企业应积极培养根本性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名牌力度。
此外,重新修订制鞋产品质量授信实施办法、相关质量授信技术条件,扩大产品质量授信范围,使更多的会员单位参与活动,促进制鞋产业升级,带动行业创新提质大发展。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先进典型和推广先进经验,政府部门应认真做企业优秀科技带头人、优秀创新工程师(含管理)、优秀操作工(创新能手)的推荐、评选和表彰工作。努力搞好为企业的三项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进入“后过渡期”,外国鞋抢滩中国市场,制鞋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这给我国制鞋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在劳动力、原材料资源和基础设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决定了在我国制鞋业生产布局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制鞋行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制鞋业的综合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