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4岁时,母亲离家出走;
十多天前,残疾父亲又遭遇车祸……这个暑假一开始,聋哑女孩易桂云就陷入悲痛之中,成为孤儿的现实让她无法接受,但事实就在眼前,她无法诉说,只能暗自流泪。
前天,记者来到溧水县白马镇革新村,试图走进这个不幸女孩的内心世界。
残疾父亲撒手人寰
今年16岁的易桂云,在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聋部读书,开学上7年级。平时住校的生活,让她对自己相依为命的父亲倍加思念。
上月28日,学校放暑假。易桂云早早地将行李收拾好,等待父亲的到来。上午10点,父亲易明洪准时来到,并给易桂云带来一条喜讯——他的一个远房老表在洪蓝镇上开了一家“谗嘴鸭卤菜店”,他可以去帮忙,易桂云开学的生活费有了着落。
易明洪骑着一辆200元购买的二手摩托车,高兴地载着女儿回家。回到家后,易明洪又忙活开来,为女儿准备午饭,但当菜、饭都端上来后,他却坐都没坐,写了个“我马上去老表店里帮忙”的纸条就骑车而去。
可是,易明洪在车行到长庐镇公路上时,不慎撞上路边的标志牌,抢救无效死亡。
憋着一肚子话想对父亲“说”的易桂云,在父亲出事时,正在家里面对父亲炒的肉丝,舍不得动筷子。她知道父亲平时不舍得吃肉的,所以她也只是尝尝就又用盘子盖上,准备等爸爸晚上回来一起吃。
可她盼啊盼啊,一直到了晚上11点多也没有盼来父亲的身影。正当她准备合眼休息一下的时候,邻居熊克定和一帮亲朋好友突然推门进来,后面抬的是父亲的遗体。
易桂云被这一突然变故惊呆,好一会才哭出声来,随后昏厥过去。
前天,记者在采访中一问到她的父亲,她就泪水直流。随行的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华香,一边做手语翻译,一边给易桂云递纸巾。采访结束,整整一包纸巾也全部用完。
养育“哑女”含辛茹苦
通过易桂云和她家亲戚朋友的叙述,易明洪含辛茹苦养育“哑女”的辛酸轨迹,开始渐渐清晰。
1990年3月20日,为结婚已经一贫如洗的残疾人易明洪,迎来了女儿的降生。
不幸的是,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小桂云是先天聋儿。易明洪受到了沉重打击。而易明洪的妻子更是感到生活无望,别夫抛女,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易明洪在家庭破碎后,即当爹又当妈,艰难地抚养易桂云长大。易桂云6岁时,易明洪想把女儿送到村上小学“看课”,听不到看看也行,但被婉言谢绝;易明洪又想把女儿送到县上聋哑学校(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但由于当时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没有免除,再加上住校的生活费,易明洪无力承受。
这一推就是4年。2000年夏天,易桂云11岁。易明洪拖着残疾的右腿,硬是在地里“刨”出了女儿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并把她送进了聋哑学校。
易明洪一个人干着5亩地的农活,繁重程度让青壮年劳力都感到吃不消,但他默默承受,并在农闲时候,到处打零工。尽管这样,易明洪还是力不从心,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有时还是凑不齐,是好心的村民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
熊克定在帮助易家料理后事时发现,易明洪生前共在村上借外债3000余元,临终前又欠下医院抢救费6000余元。当熊克定与村上“债主”联系时,大多人都表示易明洪生前人缘不错,借钱也是为孩子,“算了算了”。但易桂云和易家其他人都表示,以后有能力一定还。
孤儿上学路在何方
尽管易家人表示“不赖账”,但记者在易家采访发现,易家人不但还债困难,而且是否有能力让易桂云继续上学都存在问题。
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说,易桂云同学在学校期间表现相当出色,记者在易桂云家也发现,各种奖状贴满一面墙,既有综合评比类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也有单项评比类的“跳绳冠军”和“书法冠军”。
葛华钦说,易桂云在同年级学生当中年龄较大,也较懂事,经常主动帮助小同学晒被子、倒开水,是同学们的“热心大姐姐”、老师的“小帮手”,深受大家喜欢。
葛华钦表示,易桂云同学的学费国家已经免除,其在校期间只要交纳380元/学期的伙食费,即可以确保不失学,期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手援助。 南京日报记者 王健 倪艳 实习生 袁飞 (责任编辑:王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