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宋振涛摄影报道
三十年了,唐山还在我心里
青岛医疗队成员邢秀民想念那些被救的矿工想与健在的老战友叙叙旧
引子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唐山大地震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年青岛组织了64人的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在1个多月的日子里,医护工作者们经历了太多的不眠之夜。青岛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邢秀民就是救灾成员之一,时隔30年,他无意中翻出当年救援用的胸标,唐山又浮现在脑海里。
最珍贵的宝贝:一枚浸满汗渍的胸标
对于邢秀民来说,一枚布制的胸标是他珍藏了多年的宝贝,也是他那段唐山记忆的见证,邢秀民告诉记者,在当时救护人员就是凭借胸标来和普通群众区别。邢秀民的胸标上印有“山东医疗队”字样,上面还有编号“00838”。胸标上有些地方因为被汗水浸泡已经发黄。邢秀民将这枚胸标连同一枚纪念章装在信封里,一直保存到现在。记者看到,纪念章上写有“人定胜天”4个字,反面有“唐山南丰地震抗震救灾纪念”和“1976年7月28日”字样。
最成功的救治:被埋地下14天生还
邢秀民至今记得进入唐山后第一眼看到的情景,“惨烈的程度超过了我的想像,倒塌的房子到处都是,很多活下来的人站在废墟边发呆。救护人员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从哪下手。”
青岛医疗队最出彩的一次救护是成功地抢救了被埋井下14天零10个小时的矿工。青岛医疗队被分配抢救的矿工年龄最大,而且病情最严重。医疗队为救这名矿工设计了阶梯式抢救方案,并在井下给这名矿工涂上保护性眼药膏,蒙上避光布,防止强光刺激对伤员的眼睛造成伤害。在输液的过程中,一连打了10个吊瓶,被救矿工仍未有反应,是继续补充体液还是应该暂停?青岛医疗队护理组的医护人员坚持救治,在挂完第14个吊瓶后,这名矿工开始排便了,他最终脱离了危险并奇迹般地康复。“青岛医疗队在唐山的出色表现给咱青岛争了光。”说这话的时候,邢秀民一脸的自豪。
最艰难的处境:只能喝池塘里的水
邢秀民告诉记者,当时最难熬的是没水喝,地震使唐山供水设施全部破坏,老百姓把游泳池的水都喝干了,救援人员不能和百姓争水喝,只能喝池塘里的水,结果救援队里的每个人都拉肚子。
心愿
邢秀民说,医疗队返回青岛后,他没有再去过唐山,一晃已经30年了,曾经赴唐山救灾的青岛医疗队成员有的已经离开人世,他很想和健在的医疗队队员们叙叙旧,他也想知道曾经被救的那5名矿工现在怎么样了,邢秀民说,他希望有时间再回唐山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