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山东 教育 体育 财经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短信论坛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当前位置: 鲁中晨报>鲁中新闻毕文增、杜书华夫妇回忆救助唐山大地震伤员的日子2006-07-10 14:22:16
她叫毕文增,今年72岁,是一名退休的妇产科医生;他叫杜书华,今年74岁,退休前是内科副主任医师,他们夫妻俩同为淄博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毕文增和杜书华同样有着一段珍贵的回忆,唐山大地震后大批伤员分散到全国各地接受救助,夫妇2人都加入了地震伤员的救助队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与伤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接受救助的很多人中他们连名字也叫不上来。7月4日,夫妇2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起那段日子,两个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地域不同血脉相连
1976年8月初,当时是淄博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的毕文增接到院方通知,有一批伤员要从河北唐山转来淄博市中心医院接受救治。“接到通知后,我才知道原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紧接着我们就开始整理病房、床铺,甚至脸盆、清水、毛巾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伤员到来后进行清洗救治。当时对‘一批’这个词还没有什么概念,以为不会有很多人。”毕文增一说起来,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紧张氛围中,“当第一批伤员来的时候,所有的空位置一下子就占满了,那么多人都有着相似的伤情,我忽然间有种想哭的冲动,接着就什么想法也没有了,只想着赶紧让他们脱离痛苦。”毕文增说当时自己的丈夫杜书华正在济南进修,她并不知道杜书华那边是什么情况,有的只是对丈夫的担心和挂念。
而正在济南一医院进修学习的杜书华同样也投入到了对地震伤员的紧张救助中。“当时通讯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淄博、济南两地虽然相隔不远,但因为忙于工作,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干啥。知道唐山发生地震后,只是为对方担心,一直到我进修完毕后回到淄博,我们才知道对方都在忙同样的事。”说这话时杜书华一直握着妻子的手,回忆那段历史仿佛也是这对夫妻在重温往日的感情。唐山老太情牵众人心
如此大批的伤员转到医院,一般都是骨折和内脏挫伤的伤员。很多的伤员虽有幸逃过灾难,他们的家人却已经不在了。对他们来讲,心里的痛远远超过身体上的痛。这种场面让毕文增刻骨铭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的伤并不是很重,但她却昏死过去好几次,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一家6口人,除了她幸免于难,其余5口人都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毕文增告诉记者,“对于这个可怜的老太太,我们科室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格外注意跟她交流,因为我们知道减轻她心灵上的痛比减轻身体上的痛更重要。老人家情绪激动,故意刁难是常有的事,但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在照顾别的病人的同时,谁一抽出空来,就过去和她聊聊,甚至有的护士把自己的孩子带过来给老人家唱歌跳舞。一直到她康复,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为她很少说话。但是当她要出院回唐山的时候,她笑了,我们却都哭了,因为这个笑容来得太不容易。”
如果你曾经参加过对唐山伤员的抢险,如果你跟唐山市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你想寻找在唐山的伙伴,请拨打本报真情热线(0533)3585000,本报将把你的故事带到唐山,帮你寻找多年的牵挂。(a13)
(记者 冯莉莉 魏鹏)编辑: 栾晓磊
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匿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报业集团-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Copycenter (C) 2001-2002 dzwww.com. AllcentersReserved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鲁ICP证00010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