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今天,北京男女篮球队正式成立。从那时起,北京篮球便成为新中国篮球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中国篮球在亚洲称雄,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国家体委向北京市下达了建立优秀运动员队伍的编制指标。 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56年上半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队伍仍未成立。下半年,新到任的北京市体委主任张青季,得知国家体委将要解散部分集体项目的国家队,随即向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同志汇报了这一情况。刘仁决定,派张青季代表北京市向国家体委领导当面做自我批评,并要求国家体委支援首都北京,把将要解散的这批运动员下放到北京作为骨干,以迅速改变北京市体育落后的局面。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家体委副主任蔡树藩的支持和批准。
1956年7月10日,国家体委副主任蔡树藩为首批下放到北京的国家男女篮队员举行了欢送会。北京市体委派王淑彤、陈文忠前往国家队驻地东四块玉,迎接男篮队员程世春、何诗荪、张光烈、王忆诚、张福奎、周明镐、鞠汾庚、贾钦生、庞世侯、路廉翰和女篮队员傅莲贞、万爱仙、黄珍等,并把他们接到市体委运动员驻地旃檀寺19号院。这一天,北京男女篮球队正式诞生。
不久,结束访欧后的国家女篮队员周懿娴、杨洁、胡英信、庞蕙琳、郑于莲、李少芬、马敬霞、马申妹、王霞飞、徐为丽等,也来到北京队。次年3月,在广州参加第16届奥运会集训的陈文彬、鞠汾康、张锡山、钱澄海、杨伯镛、白金申、王利发、刘二柱等亦相继来到北京队。
1956年11月,全国篮球甲级联赛首次在重庆举行,北京男女篮参加了比赛。领队陈文忠,男篮教练程世春,队员有张光烈、何诗荪、王忆诚、鞠汾庚、张福奎、周明镐、贾钦升、庞世侯、路廉翰以及入队仅1天的段其炎。在人员不整的情况下,北京男篮以8胜1负的战绩称雄。女篮在教练杨福鹿的指挥下,以全胜的战绩夺冠。
1957年春,市体委在旃檀寺19号院成立了体训班,其中就有篮球班。当时的训练场地在什刹海体育场,条件非常艰苦,如果雨雪较大就乘有轨电车到北京体育馆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姜忠俭、王瑞卿、卢诗连、马家驿等补充到男篮,李绍英、梁学纯、杨薇等进到女篮。这些人后来成为上世纪60年代北京男女篮的骨干力量。
经范政涛、高鹗、程世春、杨福鹿、陈文彬、白金申、张锡山、张光烈等几代教练员的精心雕琢下,北京男女篮形成了“以内为主、内外结合、防守稳固、攻守平衡”的战术风格。北京男篮在第二、第五届全运会上两次称雄,北京女篮在第一、三、四届全运会上三夺桂冠。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市还为国家输送出了很多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在代表中国男女篮征战的亚洲比赛、世锦赛和奥运会比赛中,北京运动员为中国队夺取亚洲冠军、女篮世锦赛、奥运会佳绩和男篮世锦赛、奥运会第八名,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北京篮球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报记者孙保生J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