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1号阳极炉改造完毕,正式点火运行,炉内烟气的热能将转化成蒸汽综合利用。按运行3台阳极炉计算,这相当于新增一台低压锅炉的动力,年可节约标准燃煤2.2万吨,相当于贵冶通常近40个火车皮的运输量。 “由于烟尘颗粒得到沉降,杜绝了烟囱冒黑烟,净化了生产环境。烟气不仅不用进入风机冷却后排放,而且回收利用,江铜发展循环经济又跨出了新步伐。”贵冶厂长吴吉孟高兴地说。
江铜由此实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级跳”,从最初资源的有效和综合利用阶段,到延伸产业链、形成多样化格局阶段,再到如今的注重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变废为宝一年多收30亿
从1979年创建至今,江铜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大型现代化铜冶炼企业扩张之路,不断追求并完善“变废为宝”、“吃干榨尽”的理念。
贵溪冶炼厂2006年初投产闪速炉炉渣项目,每年可多产出铜金属量5000吨,相当于建设了一个中型矿山;建设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装置,余热利用年发电约8000万千瓦时,占目前工厂总用电的11%,每年可节约电费5300万元;工业复水利用率85%以上,每年节约3亿吨水,节约资金2000万元;工厂总硫利用率达96.83%、二氧化硫转化率达99.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含铜品位在0.20%以下的矿石,德兴铜矿采取“堆浸—电淬取—电积”湿法冶金提铜技术,每年可从低品位“含铜废石”中提出1500吨至2000吨的商品铜。“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废弃物,只有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德兴铜矿矿长刘方云说。
过去,铜矿石加工成铜精矿后,尾矿中只有少部分合格产品外销,大部分硫铁矿资源都堆积到尾矿库,既浪费资源,又占地方,对环境也有影响。通过发展硫化工产业,江铜集团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公司一吨标准硫铁矿可生产98%的硫酸1.02吨,余热发电187千瓦时,还可产生0.7吨含铁量超过45%的铁精矿,应用自主创新成果则可产生0.5吨含铁超过62%的铁精矿。一吨价格150元的标准硫铁矿,“吃干榨尽”后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可达600多元。公司年消耗硫铁矿10万吨,综合效益达6000多万元。公司党委副书记李保民说:“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观正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理念转变,而且带来可观的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
2005年,江铜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硫酸项目、江铜—瓮福40万吨硫酸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后制酸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全部得到利用,每年发电可达1亿千瓦时。
通过铜、金、银充分回收、冶炼回收烟气制成硫酸、回收硫精矿、余热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江铜增加销售收入30亿元。
社会效益无法用金钱估算
德兴铜矿大坞河一度污染严重。如何治理?经过分析,德兴铜矿敲定综合整治的最佳方案,同时启动老窿洞水治理、矿区酸性水整治及生态恢复工程,先后投资2.2亿元,建成各类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装置近40套。2001年,德兴铜矿通过网上招标与加拿大PRA公司合作,利用HDS技术,将工业废水一分为三:1/3用于废石场喷淋浸出铜;1/3排入尾矿库与库中碱性水中和,返回选矿场作为生产用水;1/3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流入大坞河。从2005年开始,处理站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酸性水处理,不仅节约大量石灰资源,成本低,效果更佳,而且解决江西化纤厂等厂的电石渣污染问题。如今,14公里长的大坞河清水长流,两岸绿草如茵。
从1986年投产以来,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产出的废渣——砷滤饼一直堆积在库房内,日久天长,出现了胀库。更严重的是,含铜的酸性水四溢,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周边环境。工厂的决策者面临两难抉择:火法冶炼投资少产出大,但环境污染严重;湿法提取投资大产出少且只亏不盈,但可确保周边环境和大气不受污染。最终,工厂选择了投资近6000万元的湿法提取氧化砷工程。1990年,亚砷酸车间正式投入建设。2005年,该车间生产三氧化二砷1110吨,出口创汇73.98万美元,但生产投入达1400多万元。生产得越多,亏本越多。
“虽然投入产出比为负数,但其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环境效益是无法用金钱估算的,值!”厂党委书记胡庆文掷地有声。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江铜新增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江铜正以此为契机,稳步向2010年铜产量70万吨、黄金产量20吨、白银产量400吨、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从而跻身世界铜业前三强的目标迈进。
记者感言
江铜集团的可贵之处在于,面对市场竞争、资源紧张、降低成本的压力,不仅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还将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上升到“注重清洁生产,搞好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高度。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在环保方面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有了这样的境界,才能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环保必然要付出成本。但是,对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而言,这种付出是值得的,而且最终会赢得更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