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来论
如今大都市的“用户界面”似乎越来越不友好了,至少在“快捷准确地找到任何地点”这方面,委实越来越难了。可能是喜欢地图的缘故,我习惯于用东西南北和数字排序定位地址。只要告诉我××街××号,就能又快又准地找到任何地址而无需问路。 因为门牌号都是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排列的,而且以单号双号区分街道两侧,按图索街、按号找门即可。在以街名和门牌号码为经纬的大网下,任何地址都无可遁形。但现在越是发展快的大都市,找一个地址越难,就是找人问路,对方也多半一问三不知。
深圳可能是门牌号码使用程度最低的城市之一,与京、沪等城市明显不同。譬如只写××路××大厦,还有的干脆直接写深圳某某大厦,这就更牛了,显然确信该大厦属于“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一类。可是显赫如英国首相府,也还有个世人皆知的地址“伦敦唐宁街10号”呢。至于说不清自己住所门牌号码的市民和最怕按号找地址的“的哥”,在深圳也更多些。
深圳正在设置新式门牌,这消息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政府没忘了这项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忧的是可能过不了多久,新门牌号码又要重蹈缺损错乱的覆辙,城市还是难免陷入一片乱码之中。不信请看1998年更新的门牌号码,到如今还有几个在发挥作用?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些规则:旧楼换新楼的,门牌号不变;未建空地预留相应门牌号码;任何建筑不得无门牌号,缺损的须及时补上……当这些成为刚性规则,门牌号码长期稳定了,其使用程度自然会越来越高。
闾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