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千阳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打好“堡垒战”,创新村级组织建设新路,采取万元“公选”村支书、健全村级阵地、千名党员联千户等措施,夯实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基础,充分发挥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万元“公选”村官:让村级组织强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配强村级班子。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前些年千阳县村级组织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村干部对党的农村政策不熟悉,带领群众致富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一些村缺少能闯能干的人,选拔村干部只能是“矮子里拔将军”或“推磨转圈,轮流坐庄”,致使村级经济起色不大。从2003年起,千阳县大胆进行村干部体制创新,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采取通过笔试面试、培训考察、投标选任等程序,以万元年薪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公选村支书实行异地任职和任期制,推行竞争承诺上岗,签订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县基层办定期考核,考评结果与个人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并实行末位淘汰。目前已有2名工作成绩突出的公选支书被提拔担任乡镇领导,3名成绩较差的支部书记被解聘。
“万元村官”上任后,扑下身子引领群众致富,陈家槽村以前是千阳县有名的贫困村,公选村支书周秋霞上任后,带领群众栽桑养蚕,种草养畜,组织妇女制作工艺品,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加300多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公选村支书何发乾放弃自家高收益的致富项目,带领王家庄村群众建奶站、养奶牛,全村奶牛存栏两年增加了240多头,村民收入翻一番。据了解,千阳县的公选支书共帮助解决村级发展中的困难问题860多件,引进招商项目129个,资金1381万元。该县奶畜产业在“公选”村的带动下,以奶站小区为突破口迅速崛起,全县共建成奶站小区28个,使管道奶比重达到24%,奶畜存栏达到12.7万头(只),群众仅奶款一项年收入2700多万元,农民人均奶款增收226元。
目前,千阳县已分3期公选村支书71名,占到全县村支书总数的72%。通过“公选”,不仅配强了村级班子,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村级组织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学历25人。3年来,全县10多个后进村一举跃入先进村行列,村级二类班子由原来46个下降到12个,基本消灭了三类班子。健全“议事堂”:让村级组织活起来
针对部分村级组织无阵地、村民议事无场所的现状,千阳县从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狠抓村级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全县98个行政村中有94个村建起了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6%,90%的村还有了小康“议事堂”。
从2002年开始,千阳县在宝鸡市率先实施村级阵地工程建设,县上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村上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按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分步组织实施,对经济状况好的村一次到位建楼房,一般村建砖混结构平房。目前通过新建和改建,先后为94个村建起了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其中38个村建起了楼房。同时完善了村级组织“议事规则”、“村务公开”、“三会一课”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规范村级组织建设,基本解决了村两委会办公无设施、为群众服务无场所、党员教育无阵地的问题。千名党员联千户:让农民群众富起来
“千名党员联千户”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全县6000多名党员纷纷与农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利用双休日走出机关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与帮扶的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帮助他们出点子,找项目,协调生产资金、提供技术指导,并在农产品销售等问题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县种羊场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点的新文村为养殖户指导科学饲养技术,并为帮扶的6户贫困户无偿送去价值2000多元的6只莎能奶山羊。据了解,“千名党员联千户”扶贫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全县党员干部先后为帮扶的困难群众送去面粉、化肥、种子等价值50多万元的生产生活用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820多件,办实事170多件,出致富点子1800多个。
千阳县实施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程,使村级组织强基固本,焕发活力,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增幅15%以上,去年高达22.4%,位居宝鸡市十二县区之首,千阳县还被评为“十五”期间陕西经济增长最快县。
(本报通讯员 谢红江 本报记者 云献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