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村民自治,使我国广大农民有了极大的民主权力,并通过行使这些权力加快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个民主进程中,不时传出当选的村委会成员肆意侵占集体财产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丑闻。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权力失去监督。如何监督约束村干部行使权力,各地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韩城市晨钟村实施的村级企业产权股份制改革,成功地破解了村民自治中的一系列难题。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推广和学习。
我们要到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事处晨钟村采访,正忙着一个大型会议的市委宣传部干部老高说,你们直接到村里去,那里办公跟我们市委一样正规,上班时间肯定有人接待。我们半信半疑,早晨8点半来到了村子,找到晨钟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办公地,村“两委”办公室主任帮我们联系到了在企业办公的村党总支书记吉章娃,一同来到了村委会主任全中心的办公室座谈,我们才知道村党总支委会和村委会10名干部,各有分工,相互兼职,有的重点负责企业经营,日常在企业办公;有的负责村务工作,平日在村委会“坐班”,遇有村上或企业重大事项,大家才坐到一起共同讨论、决策。
晨钟村地处韩城市新老城区结合部,2800口人分布在16个居民点,大部分村民依托城市从事二、三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农村。上世纪80年代韩城新城建设中,由于土地被大量征用,晨钟人利用地利优势和政府补偿费,兴办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宾馆、水泥制品厂等10个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到2003年3月,村办企业净资产达到1978万元,年上缴村委会收入130万元。
虽然村集体有10家企业,但晨钟村此前与大多数村办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同,在企业管理上主要靠行政办法。村两委会下达各企业的经营赢利指标,确定承包人并进行年终考核,而对企业上缴的收入,村两委会具有绝对的支配权。由于多年来晨钟村一直实行高积累,每年只给每个村民10元钱的分配,村民感受不到村集体企业与自己的利益关系,形象地比喻村集体企业就是村委会的企业。而随后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让晨钟村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
晨钟村在90年代中期办了一个宾馆,无论规模和档次,在韩城都小有名气,经营效益也不错。一天,由于部分村民对村里分配体制有意见,上百人突然涌进大堂,堵住大门和楼道高声叫喊,宾馆工作人员解释,“这事与宾馆无关,请你们到村委会去解决。”“村上不解决问题,不找村上的企业找谁。”村民还声称不答应提出的条件,就在宾馆里一直住下去,整个宾馆顿时乱成一团。类似村民围堵宾馆情况,短短几年一共发生了4次,原因大都是村委会没有满足一些村民的庄基地划分、子女就业等。在村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到企业去闹,致使企业停工停产造成损失,迫使村委会让步。
晨钟村在199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竞选人并不多,村民的投票也相对集中。而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委会每年可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到2001年换届时,候选人陡然增加,竞争十分激烈,村民提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支配村集体企业的收入。村民说,竞选人中当然有一些想为村子发展出力的人,但也不排除想在村委会每年上百万的收入中谋一己私利者。
为什么在创业的日子,全村人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跨过艰难困苦,而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却出现了这么多问题呢?“发生这些事的根本原因,就是产权不清,村、企不分。”村党总支书记吉章娃说,“首先是村企产权不清,集体资产没有量化到人,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人人没有。第二是村、企不分。村办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是村上直接任命的,不是通过资产关系产生,村上要花钱,就向企业要,企业成了村上的附属品。外部不认企业只认村上,企业无法独立承担责任;同时企业要是出了问题,直接牵连到村上。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村上对经营者没有约束,企业盈利了,是经营者的功劳,企业亏损了,千方百计找客观原因。第四,融资渠道不畅。前几年村上发展企业,资金压力很大,金融部门一听说是村集体企业,就没人敢贷款。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村民手中握着资金无投向。”
面对诸多问题,村两委会得出一个结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2002年7月,晨钟村成为全省村办企业产权改革试点,开始村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晨钟村通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对原村办企业资产进行清查,经统计,到2003年7月,晨钟村原村办企业净资产达1978万元,在此基础上村企改革分三个层次:以原企业净资产组建企业集团,把企业集团资产40%股份留给村办经济组织作为公共积累,其收益用于村组社会经济发展、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资;采取送一配一的捆绑方式,分别将企业10%股份分配给企业经营者、职工,30%股份平均分配给村民,使晨钟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村民成为集团公司或子公司的股东,解决了虚拟资产产权不清问题。由于产权明晰,企业股改时,来自村民的500多万元配股资金一周内全部到位,村民的投资热情高涨。实际上由于企业经营者、职工和村民的配股,集体股的份额目前只有28.8%,去年村上集体股分红收入70万元,而村民通过分红获得收益200多万元。
晨钟村企业产权改革后,原来的村办集体企业成为股份制形式的企业集团,下辖11家企业,总资产超过亿元,企业年产值8000万元。集团的经营管理体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主要负责人由两委会领导兼任,行使村办企业经济组织职能,实现了产权明晰,村、企分开,规范运作的模式。企业经营决策、人事任免、利益分配都由董事会决策,监事会实行全程监督,两委会主要职能变为服务企业和村民。
产权改革为晨钟村民主治村打下了经济基础,实行企业、村务分开后,分管企业经营的干部在人、财、物使用上受到各方面监督;同时,村里重新修订了《晨钟村规范化管理章程》,村委会行事用财必须通过民主程序讨论、公示,通过后才能实施。而且由于现在不能随意从企业拿钱,村委会干部在决策上更加严谨。2005年,晨钟村换届选举在平静中顺利完成,村民说,现在的村干部将主要职责用于服务村民和村组发展上,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选出一个团结稳定、积极干事的村委会。
村企产权股份化最大程度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在此前提下,村委会选举不再是个别人的权力争夺战,而成为村民理智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机会。
(本报记者 宋志明 郑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