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有个京剧演唱会,当地报纸报道称,该演唱会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二个特点是,“虽是清唱,但全部带妆上场”,而第一个特点是“所有唱段全部选自红色经典”!
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从欲说还休,终于变为直截了当将样板戏称为“红色经典”了。
稍后,有个叫胡倒戈的,弄了个视频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原想跟央视的青歌赛开个玩笑,不料却惹恼了《闪闪的红星》的制片方,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谴责。谴责的理由,是“反对恶搞红色经典”。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闪闪的红星》是“红色经典”。
最新的一个新动向,是据报载,“红色经典”《英雄虎胆》即将改编摄制为电视剧。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英雄虎胆》是“红色经典”。
看这势头,新的“红色经典”还会从老电影里不断地涌现。经过这样的训练,如果某一天听说《羊城暗哨》也是红色经典,我就不会吃惊了。《羊城暗哨》一定就比《英雄虎胆》差吗?这恐怕是不会有答案的问题。然后还有《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当然也少不了更风格化的《冰山上的来客》。
看起来,“文革”十年,加上之前的十七年,才是出经典的年代。虽说因为加了“红色”,经典的含金量似乎打了一点折扣,但“经典”这两个字并没有换成别的写法。
改革开放以后就明显地不行了。《人到中年》能成为红色经典吗?《芙蓉镇》能成为红色经典吗?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反正不抱希望。就是《一个和八个》,也没什么希望。倒是再过若干年以后,《英雄》或许还有点儿希望。
话说回来———看问题要全面,也不是“十七年”里所有拍得比较好的电影都有希望。比如《柳堡的故事》,虽然说的也是解放军战士为革命做出个人牺牲的故事,虽然它的插曲《九九艳阳天》传唱一时,虽然陶玉玲所饰二妹子的形象和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也没多少希望成为红色经典。
不过这些全是瞎猜测。世事难料,还是等着看更新的新动向吧。[陈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