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高校录取最紧张的时期。各地考生正在填报志愿,而各高校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招生工作。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
就在这种近乎窒息的紧张气氛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让有关人员更加不敢轻松。 这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2006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
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一道难以逾越的隐形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高于通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形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178万贫困学生
未取得助学贷款
针对高考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从2006年5月10日至2006年6月2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公司实施了这项历时40天的调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调查遍及北京、河北、安徽、湖南、广西、宁夏、重庆、云南、山西、湖北和四川等11省(市、区),在其中16所高级中学取样调查了近500人,其中包括322名考生和89位中学教师。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称,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相关问题,探讨有效的资助计划,为决策和项目推展提供信息支持”,并“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公益活动提供支持并为其他社会资助工作及研究提供依据”。
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的内容除了经济事务,还包括贫困大学生的“非物化需求、对社会关爱的心理需求等综合性需求”,此外,“贫困大学生如果接受资助可能发生的影响”也是本次调查关注的重点。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生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此次调查是探讨
有效的资助计划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本次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却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生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贫困生选择助学贷款的比例接近30%,而年收入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的比例最多,达到35.1%。家庭年收入在7001元以上的贫困生选择助学贷款的比例则低一些,为19.7%。
分析认为,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生更需要社会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生来说,上大学后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露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05年12月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有14.6%。这表明,“该贷而未贷”的比例占全部大学生的约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缺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
通过分析研究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郑重提出,“第一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生大学梦圆或梦碎。”
一位业内人士就此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就经济因素而言,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犹如一列火车,启动最难。第一期的学费,就像火车的启动,只要启动了,以后很多事好办些。”
他认为,大学第一年学费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止影响到高考上榜生的就学问题,甚至已经提前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心态。“如果没有经济压力,有些贫困学生甚至还能考得更好。”
这位人士认为,进入大学前,学生的主要精力甚至全部精力放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办法也更多,至少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挣钱补贴学习之用,对于很多贫困家庭而言,勤工俭学的收入甚至远远高于其父母在家庭所在地的年收入。
这位人士据此呼吁:“国家的助学政策,包括助学贷款和其他资助政策,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应该调整思路,将主要精力放到大学生第一次学费和生活费的资助上,甚至可以改革办法,比如考虑大规模降低大学第一年的各类费用标准,使大学这列火车减少启动的困难。” (责任编辑:王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