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宽敞,绿树成行;小区幽雅,楼房漂亮。
2006年5月,我们来到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这里处处让人眼前一亮。休闲公园里,花儿盛开;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尤其是清晨,在随处可见的健身路径、广场、公园里,居民们舞起太极剑,玩着健身器械,还有的拍篮球,打网球。 一派康乐和美的生活景象。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却还不是这个样子。有些水泥路,原是臭水沟;休闲广场,原是垃圾堆;典雅别致的住宅新楼,原是一片片盐碱地。这里的居民说:“过去看电视,羡慕城市人的生活,现在却像在一夜之间来到我们身边了。”
几年之间,城镇面貌就焕然一新。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连不少本地人都有点儿不敢相信。那么,在唐山市汉沽管理区推进文明生态城镇建设中,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现场拍板办实事:“请大伙儿放心,这事儿肯定办了。”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位于渤海之滨,京、津、唐经济圈的腹地。毗邻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区,而它们都是国家列入重点发展的区域。因此,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有人称之为“渤海明珠”。
管理区的前身是国营河北省汉沽农场,始建于1952年。2003年3月,河北省将其从河北农垦局划归唐山市管辖,正式设立汉沽管理区。
管理区的设立,拉开了唐山汉沽大规模城镇建设的大幕。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管委会主任田玉贵说:“最近5年来,汉沽积极融入唐山都市化的理念,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尤其是建区以来,是当地城镇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最显著的时期。”
汉沽广盛里社区是一个平房占多数的社区,被人称为“贫民区”。这个社区的自来水管线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千余户居民几乎家家使用电泵抢水,部分居民吃水困难。而且,由于道路失修,一到雨季,泥泞不堪,雨水还淹路进屋。管理区的领导多次来实地考察,现场办公。居民面对这个多年未解决的难题,眼中充满期待又有几分怀疑。但是,现场办公的管区领导走时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请大伙儿放心,这事儿肯定办了。”
2003年的夏天,管理区筹资200万元,为社区重修了自来水管网,修通了排水管网,铺设了水泥路,而且修建了6000多平方米用于文化休闲的“兴北广场”。有社区居民高兴地说:“原来的‘贫民区’变成了欢乐园。”
广盛里社区的变化是整个汉沽管理区几年来面貌一新的一个缩影。3年多来,汉沽管理区以大手笔、高速度向现代化城镇迈进。
城区的基础设施要改造,村队也开始启动“绿化、美化、硬化”。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这是摆在管理区领导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难题。经过综合决策,管理区创新发展思路,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破解资金难题。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建立起宽敞漂亮的文化广场、繁荣有序的集贸市场和别致幽雅的住宅新楼。大规模改造了自来水管网,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修建了一条条高标准的水泥路,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一去不复返;采取了集中供暖方式,既解决了群众采暖问题,又净化了空气。
近年来,汉沽管理区被评为河北省卫生区、河北省社区建设先进县,两次被评为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社区工作清家底:一花一木,都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登记
汉沽管理区的城区设一个街道办事处,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走进街道办的办公室,迎面墙上的一张张图与表让人耳目一新。其中一张平面图,直观地反映出所有居民住宅、事业单位的情况。
社区内有近7000户居民,我们随意指出一户,街道办事处谢凤英主任都很快就能说出该户人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等等。这不能不让人惊讶。原来他们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并且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调查和登记了社区居民情况,连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都有专门的资料册。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将社区室内外的活动场所、休闲广场、公园花园的设施,包括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登记。绘制了平面图,制作了完善的档案。
谢主任说:“社区的每一项工作都有详细的文字、图片记载。各种资料、台帐齐全。这不仅便于回过头来总结工作,也有利于各项工作不断地深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我们把工作干得更扎实。”
社区绿化、净化、美化,也得益于社区的基本家底儿摸得清。其一,摸底发现城区绿化中树木品种单一、花卉较少。社区干部请教专家,在主要街道、公园种植了大量的花木树和十几种花卉。统计显示,3年来,他们共种植树木和花卉达到219048株。其二,让谢凤英颇感欣慰的“取消垃圾点、推行垃圾袋装化”的点子,也来源于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调查。2003年,抗击“非典”之际,社区干部们走街串巷,全面了解社区内所有的垃圾点、厕所、卫生死角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萌生出这个建议,最后得到管理区领导的采纳。这才有了管理区今天不见垃圾的新面貌。实际上,宽敞漂亮的“兴北广场”就是原来的旧平房基础上改建而成。当时垃圾成山、污水横溢、蚊蝇乱飞、臭味熏天。今昔对比,难怪当地居民发出深深感慨。
谢凤英也有自己的感慨:“工作中的好点子不是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建议摸索出来的。”她以身作则,同时要求社区每名干部都有“三本一表”:学习笔记本、会议记录本、工作日志本和接待来访、来信、来电登记表。这种细致扎实的工作,正是唐山汉沽城镇和社区工作出色的重要基础。
文化和谐,教育温馨: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在唐山汉沽,最漂亮的楼房是学校。
这几年,汉沽的学校也和社区面貌一样,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来,该区投入教育资金近5000万元,新建、扩建中小学5所。其中第一小学教学设施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而在规划建设中的第一中学科技楼,投资350万元,将成为汉沽新的标志性建筑。与此同时,汉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升学率高于全市水平。
在汉沽一中采访,他们“创建温馨班集体”的活动很引人注目。这是当地中学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创新举措。一中校长杜凤岭说:“教师首先抛弃师道尊严,改变一言堂模式,与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杜校长亲自牵头开展创建活动的课题研究,学校举办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论坛,和以《宽容》为主题的教师征文比赛。
汉沽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多彩。管理区副主任王随海介绍,当地近年来组织了多次大型文艺演出,多位知名艺术家前来,与当地群众同台演出,提升了文化活动层次。管理区也连续几年获得了唐山市社区文化艺术节的优秀组织奖。
汉沽有健全的社区健身和文化休闲设施,更有日渐壮大的群众性文化队伍。社区就有时代合唱团、永红健美队、门球队、太极健身队、戏曲票友队、秧歌队等10余只文体队伍。今年又壮大社区文艺团体,成立红珊舞蹈队,举办交谊舞培训班。
“兴北广场”落成时,人们在广场载歌载舞。小学的老师们表演《孔雀舞》,永红健美队则舞起《开门红》,社区居民自编自演幽默小品《杨三姐告状》,时代合唱团也放声高歌《长征组歌》。
在汉沽管理区,每逢节假日、重大庆典,城区的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欢声笑语,一片和谐欢乐的群众生活美景……
(卢红 张振邦) |